[发明专利]发动机油底壳、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8829.X | 申请日: | 201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潘世艳;张小矛;徐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底壳 主油 发动机油底壳 副油底壳 液位控制 温度传感器检测 电子控制单元 结构控制 温度设定 发动机 发动机冷起动 温度传感器 机油量 汽车 升高 检测 | ||
1.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包括:
主油底壳;
副油底壳;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主油底壳内,用于检测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
液位控制结构,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时,所述液位控制结构控制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流向所述副油底壳;
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大于等于温度设定值时,所述液位控制结构控制所述副油底壳内的机油流向所述主油底壳;
所述液位控制结构包括电磁阀和第一单向油泵;
所述电磁阀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电磁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之一与所述主油底壳连接,另一与所述副油底壳连接;
所述第一单向油泵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单向油泵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之一与所述主油底壳连接,另一与所述副油底壳连接;
或者,所述液位控制结构为双向油泵;
所述双向油泵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双向油泵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之一与所述主油底壳连接,另一与所述副油底壳连接;
或者,所述液位控制结构包括第二单向油泵和第三单向油泵;
所述第二单向油泵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单向油泵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之一与所述主油底壳连接,另一与所述副油底壳连接;
所述第三单向油泵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三单向油泵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之一与所述主油底壳连接,另一与所述副油底壳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结构被配置成和电子控制单元通信;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将检测到的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在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液位控制结构使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流向所述副油底壳;
在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大于等于温度设定值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液位控制结构使所述副油底壳内的机油流向所述主油底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副油底壳内的机油的液位;
所述液位传感器被配置成和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信,用于将检测到的所述副油底壳内的机油的液位所对应的液位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当所述副油底壳内的液位到达最高液位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液位控制结构使所述机油停止流向所述副油底壳;
当所述副油底壳内的液位到达最低液位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液位控制结构使所述机油停止流向所述主油底壳。
4.一种用于与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配合的电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信号、所述液位传感器发送的副油底壳内的机油液位信号,根据接收并处理好的机油温度信号、机油液位信号向所述液位控制结构发送指令;
在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时,所述指令为:所述液位控制结构控制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流向所述副油底壳;
在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大于等于温度设定值时,所述指令为:所述液位控制结构控制所述副油底壳内的机油流向所述主油底壳;
当所述副油底壳内的液位到达最高液位时,所述指令为:所述液位控制结构控制所述机油停止流向所述副油底壳;
当所述副油底壳内的液位到达最低液位时,所述指令为:所述液位控制结构控制所述机油停止流向所述主油底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88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