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系统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车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5964.0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5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郎婷;尹建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1/00 | 分类号: | G11B31/00 |
代理公司: | 11447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南毅宁;桑传标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系统 音频 信号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系统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车载系统,所述车载系统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其中,所述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系统和所述第二系统分别接收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形成第三音频信号;输出所述第三音频信号。本发明通过将车载系统设置为双系统,其中第一系统可以是当前市场上消费的智能电子产品系统,第二系统可以为传统的车载系统,借助第一系统明显提升车载系统用户对处理车载音频的体验,拓宽车载音频处理可识别的兼容格式和缩短音频处理的响应时间,并且通过利用双系统的硬件结构,可以进行更复杂的音频信号处理和优化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系统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单单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消费者对用户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用户使用汽车的过程中,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整车音效,使得汽车厂商客观上对车载音频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车载音频处理已经广泛成熟地使用数字化音频处理方式,并能够达到不错的混音效果,但由于车载系统本身会滞后于电子产品的发展,决定了系统用户体验始终会落后于消费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系统)。并且,单一的硬件结构系统决定了整个体系无法再进行更复杂的音频信号处理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系统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车载系统,该车载系统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车载系统用于克服单一的硬件结构系统无法再进行更复杂的音频信号处理和优化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系统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所述车载系统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所述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系统和所述第二系统分别接收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形成第三音频信号;
输出所述第三音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车载系统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音频采集模块和连接于所述第二系统的第二音频采集模块;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系统和所述第二系统分别接收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和所述第二系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音频采集模块和所述第二音频采集模块对外部音频进行采样,以获得第一模拟音频信号和第二模拟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一模拟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音频信号分别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形成第三音频信号,包括:
分别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对比降噪处理后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损耗值;
将降噪处理后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降噪处理后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中损耗值较小的音频信号作为所述第三音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系统和所述第二系统分别接收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获取一外部设备内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将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系统能够识别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系统。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系统获取一外部设备内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通过一数据接口或无线传输方式获取所述外部设备内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05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