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7636.0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90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卞亚东;郑再平;崔佩娟;魏娟;王水铭;鲁玥;傅捷;黄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F16H25/2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柱丝杠 机电 作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机电作动器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
背景技术
机电伺服系统是航天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的执行子系统,是除主发动机外输出功率最大的系统的重要飞行执行机构。近年来,机电伺服系统发展迅猛,已经得到了很多成功实例的验证,鉴于机电伺服系统天然的优越性,今后机电伺服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机电作动器是机电伺服机构中的动力输出执行系统,它承受负载大、动态特性高等特点。尤其是近年来根据项目的要求,机电作动器功率等级越来越高,零位安装尺寸越来越苛刻、正负行程越来越长,负载力矩越来越大,传统的机电作动器已无法满足大负载要求,同时其整体结构强度需求也大幅提升,因此急需一种新型机电作动器,旨在满足大负载要求。最终,该新型机电作动器的应运而生,为此类问题提供了技术基础。
现有传统机电作动器主要由伺服电机1、丝杠2、丝杠螺母3、丝杠支撑用轴承4、锁紧螺母5等组成,如图1所示,工作原理:伺服电机1直接驱动丝杠2转动,丝杠2驱动丝杠螺母3运动,因丝杠螺母3旋转自由度受到限制,因此只能沿轴向做往复直线运动。
传统机电伺服作动器采用直线式滚珠丝杠副传动机构,但其所占零位长度长,正负行程有限,而且其所能承受的载荷较小,难以满足大负载力矩要求,同时该作动器整体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其承力机构也无法满足强度、刚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解决了大功率级机电作动器零位尺寸短、正负行程长、负载力大、结构强度高等问题,进而提高机电作动器性能指标,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包括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减速器、作动器壳体、行星滚柱丝杠副、作动杆、下支耳、上支耳和丝杠支撑用轴承和承力限位块;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减速器与作动器壳体之间设置有承力限位块,减速器输出端的侧壁通过承力限位块与作动器壳体固定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行星滚柱丝杠副固定连接;作动器壳体同轴固定在行星滚柱丝杠副的轴向外部;丝杠支撑用轴承与行星滚柱丝杠副轴壁接触,承力限位块与行星滚柱丝杠副配合接触;行星滚柱丝杠副一端通过丝杠支撑用轴承和承力限位块固定在作动器壳体的轴心位置;行星滚柱丝杠副另一端通过作动杆固定在作动器壳体轴心位置;作动器壳体一端的轴向外壁上固定有下支耳;上支耳固定在减速器的输出轴向外壁上。
在上述的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所述作动器壳体包括第一作动器壳体和第二作动器壳体;第一作动器壳体与减速器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第二作动器壳体与下支耳同轴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第一作动器壳体为结构钢材料;第二作动器壳体为铝合金材料。
在上述的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所述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通过平键与减速器输入端相连;减速器输出端通过花键与行星滚柱丝杠副连接;实现了当伺服电机驱动减速器带动星滚柱丝杠副旋转运动时,因星滚柱丝杠副旋转自由度受到限制,作动杆只能沿轴向做水平往复直线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承力限位块与减速器输出端侧壁为微间隙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微间隙配合的尺寸为H7/g6。
在上述的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所述承力限位块与丝杠支撑用轴承的外径为过渡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过渡配合的尺寸为H7/k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滚柱丝杠机电动作器采用了平行式结构,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与传动机构平行放置装配,大大减小了零位尺寸、增加了其正负行程;
(2)本发明采用了行星滚柱丝杠副,行星滚柱丝杠副为线接触,因此其是在径向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行星滚柱丝杠副的承载能力远远高于滚珠丝杠副的承载能力,负载-径向尺寸比大;
(3)本发明机电作动器采用分体式结构形式,用于固定丝杠支撑用轴承的第一作动器壳体采用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可满足轴向大负载强度要求;第二作动器壳体因其不承受大负载要求,因此采用铝合金材料,第一作动器壳体和第二作动器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分体式结构充分考虑了伺服作动器整体受力情况,合理分配各承力件的强度指标,有效提升了作动器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7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524型沟槽凸轮电动调速盘式磁力耦合器
- 下一篇:新型电机外壳散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