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离‑富集模式的天然药物成分系统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4265.0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99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靖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靖博 |
主分类号: | B01D15/08 | 分类号: | B01D15/08;B01D15/42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21208 | 代理人: | 杨翠翠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离 富集 模式 天然 药物 成分 系统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离-富集模式的天然药物成分系统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属于连续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应用于中药、植物药、海洋药物及食品等研发、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来自植物、海洋生物、中药及生物工程等的天然产物已经成为创新药物、功能食品、新型精细化学品创新的源泉。包括多肽、植物次生代谢物在内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制备技术是创新药物研发的关键,也是创制现代中药的重点和难点,规模化、可重复、系统性的分离制备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是基于天然药物创制新药的关键。
色谱技术对分子量、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近似的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制备有突出的优势,已成为分离和制备植物药、海洋药物等活性成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现代中药研究的关键技术。尤其适用于天然产物及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制备及规模化生产。
天然药物组成复杂,单次色谱分离效果有限,需要经过多次分离,在分离过程中使用不同色谱分离模式才能达到满意分离效果。在以往的天然产物研究过程中,虽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于系统性研究中药等天然药物成分仍有缺乏系统性之嫌。近年来,二维色谱技术的发展,采用几种模式填料的互补性分离无疑对于解决这一问题铺平了道路。而将其实现自动化,在实现部位分离后,进行在线富集后直接进行纯化合物制备可以简化分离制备过程,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邵平(CN101791491A)设计了一套在线低、中、高压结合的二维制备色谱系统,通过六通阀和软件将两个制备色谱系统连接起来,第一维制备色谱分离中样品过载上样运行,截取目标馏分进入第二维制备色谱进行进一步分离,适合于分离已知成分和用于解决过载进样和分离能力间的矛盾,提高色谱分离能力。张维冰设计了一种准动态二维制备色谱系统及物质分离方法(CN102914610A,CN202870047U),通过三通阀将两根制备色谱柱连接,通过阀切换将第一维制备色谱柱分离的组分转移到第二维制备色谱柱进行分离,同样用于解决过载进样和分离能力间的矛盾。李贺然、肖红斌公开了(CN102961892A、CN104713973A)采用2位10通阀和多个2位六通阀的在线富集色谱仪分离天然药物成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但在可重复获得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的系统性分离及分离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上仍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离-富集模式的天然药物成分系统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是对植物药、海洋药物及食品等复杂物质体系进行系统性、规模化及连续性分离制备的自动化系统,既有利于缩短分离所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重复获得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单体,对于诸如中药新药开发,药理活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靖博,未经朱靖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4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