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合成气制甲烷并联产油品的Ni、Co基双金属催化剂、其制备及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90356.7 | 申请日: | 2016-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7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燚;于宏鹏;刘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3/755;B01J23/83;B01J23/89;C07C1/04;C07C9/04;C10G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赵晓丹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成气 甲烷 联产 油品 ni co 双金属 催化剂 制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用于合成气制甲烷并联产油品的Ni、Co基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组成为MNiCo/载体,Ni和Co为活性组分,M为第一助剂;
其中:
以金属元素计,活性组分Ni和Co在催化剂中的含量均为5~20wt%;
第一助剂M为Mg、Ce、La、Zr、Ti、Ru、Rh、Pd、Pt、Re或其他的贵金属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是几种的混合,以金属元素计,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0.5~2wt%;
载体为SiO2、ZrO、Al2O3、TiO2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70~90wt%;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载体于150~800℃温度下焙烧1~10小时,冷却放置至室温;
2)取Ni的硝酸盐的水溶液,再浸渍到步骤1)中冷却后的载体上,其中,Ni、水与载体的质量比为0.5~40:40~100:40~95,经抽滤、干燥、焙烧,得物质S1;
3)取Co的硝酸盐的水溶液,再浸渍到步骤2)中得到的S1上,其中,Co、水、S1的质量比为0.5~40:40~100:40~95,经抽滤、干燥、焙烧,得物质S2;
4)将助剂M的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浸渍到S2上,其中,M、水、S2的质量比为0.5~40:40~100:40~95,经抽滤、干燥、焙烧,得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金属元素计,活性组分Ni和Co在催化剂中的含量均为5~1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载体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75~8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Ni和Co为纳米级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Ni和Co的粒径均为1nm~15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还包括第二助剂;所述第二助剂为如下元素的氧化物、还原态颗粒或金属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Zr,Mg,Cr,Zn,Ce,La,K,Pd,Pt,Ru,Rh,Re,所述第二助剂的选择应当不同于第一助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的时间为1~2小时;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00~180℃,时间为10~20小时;所述焙烧的温度为300~900℃,时间为1~10小时。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在合成气制甲烷并联产油品的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在反应前用氢气或合成气进行还原,其中,还原条件为:温度为280~550℃,压力为0~3MPa,还原处理的时间为10~2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中H2与CO的体积比为1~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合成气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温度200~600℃,压力0.5~6MPa,空速为1000~60000ml/(g.cat.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03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