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金刚石表面硼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5855.7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5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杰;严仙荣;王小红;闫鸿浩;王宇新;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28 | 分类号: | C01B32/28;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李宝元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金刚石 表面 方法 | ||
1.一种纳米金刚石表面硼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增大接触面积:将纳米金刚石与水溶性硼源配制成水溶液,混合均匀;水溶液中硼原子与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5~100:100;
所述的水溶性硼源包括硼酸、偏硼酸、硼酐、硼酸钠、硼酸钾、偏硼酸钠、偏硼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第二步,蒸发水分:将第一步配制的水溶液在450℃温度条件下缓慢加热,直至表面出现无色玻璃状物质且失去大部分水分呈粘稠状半干物;
第三步,高温煅烧:在保护气氛下,当采用硼酸、偏硼酸或硼酐作为硼源时,粘稠状半干物置于500~1100℃条件下煅烧;当采用硼酸钠或偏硼酸钠时,粘稠状半干物置于880~1100℃条件下煅烧;采用硼酸钾或偏硼酸钾时,粘稠状半干物置于780~1100℃条件下煅烧;恒温20~120min;
第四步,洗净造粒:将第三步煅烧后的产物溶解在蒸馏水中水洗,除去多余的硼源,然后过滤、干燥、造粒,即得到目标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刚石的直径为5~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气氛包括真空、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氨气、氢气和一氧化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58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鸢尾立体水晶花
- 下一篇: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回收拆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