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0271.0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2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余平;陈鑫;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自动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自动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气体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压力及质量流量控制在工业生产及实验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如何准确的控制气体的压力及质量流量对于工业成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的气体自动控制管道,通过输入样品气体,通过调压器设置定值进行调压,对气体流速是通过阀门的阈值大小来设置定值使其进入到容器中,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加热。
由于大多数执行机构都是固定值或手动进行调控,电脑软件无法控制执行机构对压强及质量流量变量进行PID反馈调节,导致在控制大规模的气体管路时,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人工成本增加。除此之外,现有的气体控制管道,气路管道的设计十分不合理,气体在管道中容易发生流动不畅的问题,气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间越长,气体温度值会越接近室温,减少气体的热量损失,需要合理的对气路管道进行设计。提高气体控制的自动化程度,这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体自动控制管道,对气路管道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提高气体在流动时的流速控制,减少气体在管道中的热量损失,提高气体对压强的控制;同时本气体自动控制管道集成了多种功能,使得采集的数据不但可以通过上位机HMI监控,还可以对压强、温度、质量流量三个变量进行实时修改,提高数据的利用率,设计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自动控制管道,包括单向止回阀、质量流量计、三向阀、排气阀、电阻加热丝、热电偶、温度模块、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PLC控制模块、电源模块;
所述单向止回阀的一端连接进气口1,所述单向止回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输入端,所述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质量流量计输入端,所述质量流量计的输出端连接三向阀的一端,所述三向阀连气体容器;
所述三向阀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进气口2;
所述电阻加热丝安装在三向阀与容器的输送气体管道外壁上,热电偶安装输送气体管道的内壁上;
所述排气阀的输入端连接容器,所述排气阀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排气口;
样品气体有进气口1通过单向止回阀后,然后进入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控制样品气体的压强大小,样品气体进入到质量流量计中,控制样品气体的质量和流速大小;
气体在经过三向阀后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是否需要电阻加热丝进行加热;气体在容器中进行反应完全后,变成尾气或者废气通过排气阀输出,连接到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控制废气的输出快慢;
三向阀的进气口2输入不与前述样品气体反应的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可以起到缓冲、清洗管道及容器的作用。
所述PLC控制中的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通讯模块通过Modbus数据连接线分别与电磁阀、质量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热电偶、温度模块、上位机HMI还与电源模块相连。PLC控制模块采集热电偶、质量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的数据,然后进行集中处理。
所述上位机HMI可以与PLC进行数据交换,通过HMI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读写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三向阀在同时打开阀门进气口1与进气口2所输入气体不能进行反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显示屏,还包括上位机HMI,所述上位机HMI与PLC相连,可以直接对数据进行监控和读写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Modbus数据连接线,所述Modbus数据连接线连接数据采集器和PLC。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温度模块,所述热电偶与温度模块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PLC相连。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对气路管道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对气体的压力及质量流量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精度控制,并且可以对气体进行加热;同时本气体控制管道集成了多种功能,使得采集的数据不但可以上传到电脑,还可以提供给多种设备进行分析使用,提高数据的利用率,设计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0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吸管的防污染易拉罐
- 下一篇:一种易开盖的特殊开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