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组装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74077.1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亭佑;黄唯婷;刘典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A61K49/08 | 分类号: | A61K49/08;A61K49/12;A61K49/18;A61K49/00;A61K9/51;A61K47/36;A61K31/12;A61K31/7068;A61K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陶敏,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纳米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自组装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显影功能的自组装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诊断疾病且将其分阶段的重要工具,这是由于其为非侵袭性以及非辐射性的。磁共振成像中,经常利用显影剂(contrast agent)改良组织影像的解析度。
在现有技术中,常使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或其衍生物等含有金属的化合物作为显影剂。但氧化铁的半衰期较长,易累积在生物体组织中,长久下来有造成慢毒性的疑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组装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自组装纳米结构具有极佳的显影效果且不具生物毒性。
一种自组装纳米结构(self-assembled nanostructure),包括双性几丁聚醣以及显影剂化合物。显影剂化合物嫁接于双性几丁聚醣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双性几丁聚醣包括羧甲基己酰几丁聚醣(carboxymethyl hexanoyl chitosan,CHC)、脱氧胆酸修饰羧甲基几丁聚醣(deoxycholic acid modified carboxymethylated chitosan,DCMC)、月桂酰基硫酸几丁聚醣(lauroyl sulfated chitosan,LSC)或甲基吡咯烷酮几丁聚醣(methylpyrrolidone chitosan,MPC)。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影剂化合物包括核磁共振(MRI)显影剂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核磁共振显影剂化合物包括钆双胺(Gadodiamide)、钆喷酸二甲葡胺(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钆特酸葡甲胺(Gadoterate Meglumine)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双性几丁聚醣的重均分子量为约1,000至60,00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自组装纳米结构缠绕成球状纳米粒子,球状纳米粒子的粒径为约5纳米至500纳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自组装纳米结构为100重量份计,显影剂化合物为约1重量份至3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自组装纳米结构包覆荧光显影剂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荧光显影剂化合物包括荧光异硫氰酸盐(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C83H95N13O23S2Zn2或C57H58N14O18SZn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自组装纳米结构包覆药物分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药物分子包括顺-二氯二氨铂(II)(cis-diamminedichloridoplatinum(II))或其衍生物、吉西他滨(gemcitabine)或其衍生物、或去氧甲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或其衍生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组装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含有双性几丁聚醣的溶液;在所述溶液中加入显影剂化合物;在所述溶液中加入交联剂;使所述双性几丁聚醣与所述显影剂化合物进行交联反应;纯化所述溶液;以及干燥所述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交联剂包括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N-(3-Dimethylaminopropyl)-N′-ethylcarbodiimidehydrochloride,EDC·HCl)、N-羟基丁二酰亚胺(N-Hydroxysuccinimide,NHS)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交联反应的反应温度为约4℃至6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交联反应的反应时间为约4小时至24小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自组装纳米结构的表面上修饰具有专一辨识性的蛋白质分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蛋白质分子包括表皮生长因数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或CD133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未经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74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