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电声换能器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60230.5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7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文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声 换能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微型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马达组件、膜片组件与盒体,所述马达组件设置在基板上,所述膜片组件设置在盒体内,所述盒体扣设在基板上,并将马达组件覆盖其中;
所述基板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所述基板的表面上设有用于电气连接的导片,所述导片和基板底面的焊盘连接;
所述马达组件包括电枢、线圈和锷铁磁铁组件,所述锷铁磁铁组件包括圈状锷铁以及位于锷铁内部的两块磁铁,所述电枢一端穿过线圈插设在两块磁铁之间,所述电枢的另一端和锷铁的外部连接,所述线圈和基板上导片电连接;
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膜片框、膜片和振板,所述膜片的一面和膜片框连接,所述膜片另一面与振板连接,所述膜片位于振板和膜片框之间,所述振板的一边和膜片框重叠,所述振板的其余边和膜片框的内孔之间设有空隙,位于所述空隙处的膜片为跑道,所述振板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电枢的位于两块磁铁之间的端部连接;
所述盒体的内壁与所述膜片框连接,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位于膜片组件和盒体顶部之间,所述马达组件位于所述盒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PCB板或陶瓷板或塑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片为铜片,所述基板的表面设有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所述基板的底板上设有与正极铜片电连接的正极焊盘和与负极铜片电连接的负极焊盘,所述线圈的开始现和结束线分别与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表面还设有接地极铜片,所述基板的底面设有与接地极铜片电连接的接地极焊盘,所述接地极铜片和锷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出音口处设有导音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声电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锷铁磁铁组件由两块带有磁铁的锷铁对扣连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声电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板和连接杆为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位于两块磁铁之间的端部设有突出部,所述连接杆和电枢端部的突出部通过胶水连接。
9.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辅线:
将所述振板、膜片和膜片框制成膜片组件,
将所述膜片组件连接在盒体中,使所述盒体上的出音口位于膜片组件和盒体顶部之间;
第二辅线:
将所述磁铁连接在半圈状锷铁的内部,制成带有磁铁的半圈状锷铁;
主线:
绕制线圈,预留出开始线和结束线,
将所述线圈连接在基板上,并将所述开始线和结束线分别连接在基板上的正极导片和负极导片上,将第二辅线中的带有磁铁的锷铁连接在基板上,将所述电枢的一端穿过线圈位于磁铁的上方,将所述带有磁铁的锷铁对扣连接在基板上的锷铁上,使电枢穿过线圈的端部位于两块磁铁之间,在所述基板上制成带有磁铁锷铁组件,并将所述电枢的另一端和锷铁的外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制成马达组件,
将带有膜片组件的盒体套设在马达组件外,将连接杆的自由端和电枢端部的突出部连接,将盒体和基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线中的磁铁表面涂有胶水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的厚度为0.015~0.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02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高目标声音的可分离性的方法和听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扬声器用振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