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海底管道智能检测器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46509.8 | 申请日: | 2016-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4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晶晶;陈维贤;刘勇;陈涌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发利构件机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9 | 代理人: | 杨乐兵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海底 管道 智能 检测器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检测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深海海底管道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海底表层地基不稳定、介质腐蚀、海流冲淘及海上意外事故等原因,海底管道投入运行后就长期承受地质变化、介质腐蚀、环境动力作用乃至施工意外毁损等影响,容易产生裂纹及管道变形等缺陷,常会发生泄漏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经过长时间的投入使用,有些管道己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或已接近设计年限,需要及时发现这些缺陷。为了提高管道的寿命,防止泄漏等事故的发生,必须定期对管道进行有效的检测维护,及时修补缺陷。而传统的全面挖掘法和随机抽样法由于效率低下使其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
中国发明专利(200610025469.6:海底管道智能检测器)公开了一种海底管道智能检测器,包括:驱动装置、漏磁检测头、漏磁信号处理装置、电源装置、超声信号处理装置、超声检测头、里程仪、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漏磁检测头、漏磁信号处理装置、电源装置、超声信号处理装置、超声检测头由头至尾依次通过万向节相互连接,里程仪和旋转编码器构成管内定位装置,里程仪设在超声信号处理装置的滚轮上,旋转编码器固定设在漏磁信号处理装置箱体内。
中国发明专利(200610068997.X:一种用于海底油气管线检测与定位的装置及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底油气管线检测与定位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电动爬行器、爬行器控制器、高能电源、智能控制器、实时定位器、超声检测信息采集与处理器和超声与涡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电动爬行器、爬行控制器、高能电源、智能控制器、实时定位器、超声采集与处理器和超声与涡流检测器各节之间通过联轴节联在一起。
一种用于海底油气管线检测与定位的装置,其工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对管线进行扫线,以确保检测装置的安全作业;
(2)将在线检测的缺陷信息在超声采集与处理器上预先设定,焊缝数量级里程信息在检测装置上预先设定;
(3)被检测管线充满液体介质后,将检测装置投放进被检管线内;
(4)电动爬行器在智能控制器的指挥下带动检测装置在管道内行走,行走到在线检测到的缺陷管段后,智能控制器发布开始检测的指令,由超声与涡流检测器连续检测管线,有超声采集与处理器实时采集检测到的信息,并与预设的缺陷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对比,确认发现待修复缺陷信息后即发射信息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发给爬行器控制器停止行走的指令,同时给实时定位器发射超低频电磁波的指令,海底管线维修装置的超低频信号接收器接收此信号后即可通过相应的操作实现缺陷点的精确大地定位;
(5)上述工作完成后,检测装置继续爬行,而维修装置对管线缺陷进行维修。
上述第一个发明专利主要是采用漏磁和超声两种检测技术,超声用于检测管道的壁厚,漏磁用于检测管道存在的裂纹等缺陷;第二个发明专利主要是克服泥土、海水对信号的衰减效应和双层管的屏蔽效应,有效的进行定位。但是上述两个发明专利均不能解决管道在检测的过程中的自定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深海海底管道智能检测器及检测方法,其具有良好的自定心性、较高的越障能力和良好的通过性,保证检测仪在恶劣的环境下圆满的完成预期的作业任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深海海底管道智能检测器,是上下对称结构,包括左封盖、左封头、安装支架、连杆、左卡套、第一弹簧、主体、第二弹簧、皮碗、右封头、控制器、右封盖、右卡套、伸缩杆、导向杆、轮支杆、隔套,
所述左封头套设于所述主体,所述左封头的左端面与所述主体的左端面位于同一垂直面;所述左封头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左密封盖;所述左封盖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左密封盖;
所述隔套套设于所述主体,所述隔套的左端面与所述左封头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垂直面;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安装支架的左端面顶在所述隔套的右端面上;所述左卡套套设于所述主体,且左卡套的左端面与所述安装支架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垂直面;
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铰接;
所述导向杆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安装孔内,所述导向杆内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轮支杆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主体,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铰接;所述伸缩杆垂直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伸缩杆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皮碗安装于所述伸缩杆的上下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发利构件机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发利构件机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6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