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体类货车自动装、卸货物的机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0166.4 | 申请日: | 201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3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刘凤艳;张倩倩;李长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华学院;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67/02 | 分类号: | B65G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体 货车 自动 卸货 机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物装卸领域,具体是一种箱体类货车自动装、卸货物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往火车货车箱和集装箱里装货和卸货都是靠人工操作,我们都知道车厢内温度相比外界要高的多,且灰尘(水泥类货物)和气体(化学类货物产生的)都不容易散发,这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类货车自动装、卸货物的机械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应用广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箱体类货车自动装、卸货物的机械装置,包括同步运输机构、升降机构、托盘机构、输送机构、主控制台、光电传感器、超声波模块和霍尔传感器,其中:
输送机构接收外界货物并将货物运到车厢内的托盘机构上;
托盘机构接收输送机构上运来的货物和向输送机构上的输送货物;
同步运输机构控制托盘机构在车厢内运动的速度及位置;
升降机构下降并放下货物,卸货过程反之;
光电传感器检测物体的位置;
霍尔传感器检测磁铁附近的磁场,控制丝杆滑台的左右移动从而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
超声波传感器测量升降机构左右移动的距离;
主控制台显示运行状态,选择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同步运输机构包括安装板、同步带组、滚轮和行走架,滚轮分为两组且分布在同步带组两侧,安装板和行走架分别设置在滚轮的下方和上方。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包括底座连接板、丝杆滑台组、连杆一、连杆二、托板组、销轴一、销轴二、开口销和滑轮,丝杆滑台组安装在底座连接板上,连杆一和连杆二下端分别通过销轴安装在底座连接板和丝杆滑台组上,连杆一和连杆二上端分别通过销轴一安装在托板组上,连杆一和连杆二之间通过销轴二连接,销轴一、销轴二和销轴通过开口销固定,连杆二上端安装滑轮,滑轮放在托板组的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托盘机构包括动力托辊组、无动力托辊组、链条、安装板和托架,动力托辊组和无动力托辊组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托架上,无动力托辊组通过链条与动力托辊组相连。
优选的,链条型号为16A-1-40。
进一步的,输送机构包括皮带、皮带托板、双向导向板、轴承座、传动链、电机箱、支撑腿、横梁支撑、主动轴和导向轴,横梁支撑安装在支撑腿上方,两个横梁支撑平行设置,电机箱安装在横梁支撑下方,主动轴和导向轴通过轴承座平行设置在横梁支撑之间,电机箱内的电机通过传动链驱动主动轴转动,皮带安装在主动轴和导向轴之间,皮带托板设置在导向轴和主动轴之间,双向导向板设置在最上端,双向导向板之间距离根据货物尺寸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输送机构还包括挡板和调节螺钉,挡板设置在主动轴和导向轴之间,调节螺钉设置在挡板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角铁,固定角铁安装在支撑腿处。
进一步的,托板组、丝杆滑台组及底座连接板上设有耳板,连杆一和连杆二的两端安装在耳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和应用广泛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在现有的车厢基础上进行改造,也可以与车厢设计加工成一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去除输送机构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同步运输机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同步运输机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同步运输机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升降机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升降机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托盘机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托盘机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托盘机构左视图。
图12为本发明输送机构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输送机构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输送机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箱体类货车自动装、卸货物的机械装置,包括同步运输机构1、升降机构2、托盘机构3、输送机构4、主控制台、光电传感器5、超声波模块6和霍尔传感器7,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华学院;淮南师范学院,未经安徽新华学院;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0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袋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吸式混合配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