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拌环氧沥青、含有其的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33023.0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3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孙剑锋;范思远;张志银;陈保莲;宋乐春;姚春雷;宁爱民;李志军;程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1/06;C08L63/00;C08K7/14;C08K7/12;C04B26/26;C04B18/12;C04B1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拌环氧 沥青 含有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具体涉及一种温拌环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公路桥梁数量也随之增多。然而,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以桥面铺装层之间以及铺装层与面板之间的防水粘结层失效而引起的病害占较大比例,引起了业内对桥面铺装材料和工艺的重视。作为桥面层间粘结材料,通过在沥青中添加环氧树脂而得到的环氧沥青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环氧沥青的粘度较大,在施工中要求施工温度较高,还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时间,所以增加了施工难度;此外,在沥青中添加环氧树脂后,会使沥青变脆,柔韧性变差,与桥梁面板的跟随性不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采取温拌技术,降低环氧沥青的施工温度并改善柔韧性。
温拌沥青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蒸发残留物含量较高的乳化沥青,在80℃~120℃温度下与石料拌合,该方式较热拌沥青的温度低约30℃~50℃;二是在拌制混合料时把水(或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与沥青同时加入拌合罐中,由于水的存在,使沥青发泡,达到降粘效果。但上述两种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容易引起设备腐蚀,还经常会发生石粉结团甚至造成拌合设备堵塞问题,给生产带来不便。此外,由于剩余未挥发的水分保留在混合料中,会影响混合料初期性能。第三种方法是预先将温拌剂添加到沥青中,然后采取与通常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同样的生产方式,便于操作,容易被生产单位所接受。该种方法通过预先在沥青中添加温拌剂,降低了沥青的高温粘度,改变了沥青的粘温曲线,从而降低了沥青与石料的拌合温度,达到温拌效果。但目前所用的温拌剂在降低沥青高温粘度的同时,通常也会引起沥青60℃粘度的减小,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受到损失;或者相反,在不降低60℃粘度时,会引起沥青延伸度的损失,从而降低了沥青的低温性能。总之,目前所用的温拌剂均是在使沥青达到温拌效果的同时,是以损失沥青的高温性能或低温性能为代价的。
费-托(F-T)合成技术是1923年发明的,主要包括高温合成技术和低温合成技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F-T合成工艺及催化剂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F-T合成产品日益丰富。F-T合成产物化学组成中以正构烷烃为主,有少量异构烷烃,其熔融粘度低、固态下结晶度高,可以制备高熔点、高硬度的蜡产品,但F-T合成产物中含有较多的烯烃和含氧化合物,并且碳数分布很宽。目前通常以F-T合成的蜡油组分直接用作F-T蜡使用。
CN200880116167.7(包括增粘剂的用于“温拌”的沥青改性剂)利用表面活性剂组分、蜡组分、树脂组分制备了沥青温拌剂。其利用表面活性剂组分的润滑作用起到温拌效果;蜡组分(植物蜡、动物蜡、矿物蜡、酰胺蜡、氧化蜡等)和树脂组分起到增粘效果,以弥补由于上述表面活性剂组分引起的沥青粘度的损失。该专利所用的组分过多,而且很容易降低沥青的60℃粘度,影响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还会降低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虽然添加的树脂组分如松香、酚醛树脂等可弥补由于上述表面活性剂组分引起的沥青粘度的损失,但树脂组分与沥青的相容性不好,长时间储存时容易引起沥青分层。
CN201010558295.6(一种沥青混合料温拌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F-T蜡、增塑剂、多元酸、合成树脂、聚酯化合物制备温拌改性剂,其中F-T蜡用于降低沥青粘度,其碳原子数在40~80之间(优选45~70之间)、正构烷烃比例大于80%(优选85%~95%之间)、酸值0~1(优选0~0.5之间)、熔点在55℃~120℃之间(优选70~110℃之间)。该专利未介绍F-T蜡原料的来源,且从实施例中F-T蜡原料针入度(25℃)只有53.2 dmm看,该F-T蜡原料中含有较多的低分子量组分,这种F-T蜡原料会降低沥青产品60℃粘度。
CN201110443825.7公开了一种温拌沥青组合物,由91~94质量%的沥青、3~5质量%热塑性弹性体、2~4质量%的接枝率为4~10质量%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MA-g-PE)、0.1~1质量%的操作油,该组合物在135℃下的粘度不超过700cp,该组合物同时满足高温抗塑性变形和低温抗裂的要求。但是该沥青组合物的135℃粘度仍很大,实施例中的135℃粘度为675 cp和690 cp,而且也没有给出基质沥青的135℃粘度和作为比较的未加MA-g-PE时的沥青粘度,无法知道拌合温度究竟降低了多少,仅从给出的135℃粘度值来看,并未达到温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3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