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燃油合建加注趸船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17862.3 | 申请日: | 2016-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0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于全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25/12 | 分类号: | B63B25/12;B63B27/30;B63B35/34;A62C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燃油 合建 加注 趸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燃油合建加注趸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LNG(液化天然气)动力船大部分依靠岸上LNG罐车补给,加注损失大,连续加注能力不强;其多存在如下问题:(1)对加注趸船LNG储罐补充LNG液体仅考虑岸基LNG罐车补充的形式,未考虑水上补给;(2)加注区域不在清洁能源示范区内;(3)没有完全采用正压加油系统;(4)液位测量及加注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5)BOG气体的处理没有充分考虑节能减排要求;(6)不具备LNG、燃油双重加注能力。为此,需要一种LNG-燃油合建加注趸船,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LNG-燃油合建加注趸船,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其满足水上补给需要,清洁环保,自动化程度高,节能减排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LNG-燃油合建加注趸船,包括设置在船舱内的舱底及压载系统、货油舱透气系统、消防水雾和水幕系统、全船透气和测量系统,以及加油系统,加油系统设有加油管系;舱底及压载系统包括滤网,滤网的后面设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第一截止阀与压力表相连接,压力表上设有压力表旋塞,压力表与液流观察器相连接,液流观察器上设有第二截止止回阀,液流观察器通过第三截止止回阀与第三滤网相连接,压力表还与第一截止止回阀、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相连接,第二截止阀与阀箱相连接,阀箱与第二滤网相连接,第二滤网与第一吸入截止止回阀箱和第二吸入截止止回阀箱相连接,第三滤网与第四截止止回阀相连接,第二截止阀与滤器相连接;货油舱透气系统包括呼吸阀,呼吸阀通过变径接头与透气管相连接,透气管通过防火固定法兰、螺栓和螺母与防火网相连接,透气管上设有透气头,透气头上设有托盘,呼吸阀上设有盲板法兰;消防水雾和水幕系统包括锚链喷水管头,锚链喷水管头上设有第七截止阀,锚链喷水管头旁设有第一消火栓和第二消火栓,第一消火栓上设有第五截止阀和第六截止阀,第二消火栓上设有第八截止阀;全船透气和测量系统包括第一空气管头和第二空气管头,第一空气管头与第一测探注入头相连接,第二空气管头和第二测探注入头相连接,第一测探注入头和第二测探注入头分别与探棒组件相连接,第一空气管头和第二空气上设有固定气密观察孔、第九截止阀和测探自闭阀;加油管系包括膨胀节,膨胀节上设有末端接头、通岸接头、第一油轮闸阀和第二油轮闸阀,第一油轮闸阀和第二油轮闸阀旁设有甲板操纵器,第一油轮闸阀与第一万向接头和第一球阀相连接,第二油轮闸阀与第二万向接头和第二球阀相连接,膨胀节与压力表相连接,压力表上设有压力表旋塞。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舱底及压载系统、消防水雾和水幕系统、全船透气和测量系统,加油管系和货油舱透气系统中设有管路。
还可以优选的是,舱底及压载系统、消防水雾和水幕系统,以及全船透气和测量系统中的管路上设有管夹,或支架,或吊架,或其中任意二者的组合,或其三者的组合作为固定装置。
还可以优选的是,货油舱透气系统的管路设有管子支架。
还可以优选的是,舱底及压载系统、消防水雾和水幕系统、全船透气和测量系统,以及加油管系中的管路通过水密舱壁和甲板的位置处设有通舱件或座板。
还可以优选的是,舱底及压载系统,以及消防水雾和水幕系统中的管路在室外和敞开处的部分包扎设有绝热件。
还可以优选的是,加油管系中的管路安装有伸缩接头或膨胀弯管。
还可以优选的是,全船透气和测量系统中的第一空气管头和第二空气管头设为可关闭的结构。
还可以优选的是,加油管系和货油舱透气系统中的管路设有法兰连接结构。
还可以优选的是,货油舱透气系统设为气密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7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