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微创靶向导管介入诊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07876.7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5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远;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明远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A61M31/00;A61M25/06;A61M25/01;A61M2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膝关节 半月板 损伤 靶向 导管 介入 诊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微创靶向导管介入诊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术及关节镜检查。检查费用较高,检查创伤较大。其治疗方案普遍采取摘除半月板或置换人造半月板,但手术创伤大、治愈率、显效率均不够理想,近期可出现关节不稳,远期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等。由于半月板基本无血管供给营养,故保守疗法亦不能奏效。文献报导20世纪50年代人们首次通过非手术直视下,通过膝关节充气造影术对半月板损伤与否做出诊断;60年代改进为使用碘剂和空气双重造影;70年代出现了关节镜直视下检查诊断;直至80年代中期才有核磁共振成像术诊断半月板损伤,但上述方法仅仅进行半月板损伤的检查定性诊断,仍不能作修复治疗。
众所周知,半月板撕裂后不能自行愈合。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治疗方式均为外科手术摘除或用关节镜直视下作半月板部分切除,但仍有操作时创伤大、治愈率及显效率均不很理想,其近期可并发关节不稳,远期易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且手术创伤较大。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半月板损伤的治疗观点普遍趋向利用关节镜尽可能进行修补;如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骨科运动医学中心对此做过大量研究,积累了不少经验,颇具代表性。但这些方法存在着诊断费用高、创伤大、无法直接修复损伤之半月板等缺点。并且操作时易发生损伤关节面软骨、十字韧带、关节液进入周围组织、术中或术后出血、血管、神经的损伤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微创靶向导管介入诊疗方法,该方法突破了目前仅能有外科手术疗法的局限性,同时是一种科学性、先进性的新技术,具有简便安全、兼俱诊断、疗效可靠、创伤极小、实时治疗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微创靶向导管介入诊疗方法,其中,基于利用导管、DSA造影、术前MRI片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准确部位,并将预先备好的药物送达半月板损伤部位周围局部的靶向微创方法,所述介入诊疗方法包括:
步骤S1、选择髌骨内侧的中点作为穿刺点,并以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皮下局部麻醉;
步骤S2、在所述穿刺点处形成特定长度的皮肤切口,并通过该切口用穿刺针穿刺进入髌上囊;
步骤S3、将穿刺针换成短型导管鞘,经导管鞘向关节腔注入少许造影剂,在DSA下摄造影片,并结合术前MRI片,显示所述半月 板损伤的准确部位,调整所述导管方向,以确保所述导管鞘指向所述半月板损伤部位附近;
步骤S4、从所述导管鞘内插入导丝,进一步调整所述导丝前进方向,使得所述导丝准确到达所述半月板损伤部位;
步骤S5、以所述导丝为导向,顺导丝以套入导管,使得所述导管准确插至所述半月板损伤部位,然后通过所述导管将关节腔内关节液抽吸干净;
步骤S6、通过所述导管依次缓慢注入包括林可霉素、地塞米松、高分子透明质酸钠、生理盐水的所述药物,使其完全包围或进入所述半月板损伤撕裂的部位,完成诊疗操作。
作为优选,上述的介入诊疗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采用碘伏对所述半月板损伤对应的皮肤部位进行消毒操作,并进行铺巾。
作为优选,上述的介入诊疗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中,以所述穿刺点为中心,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作为优选,上述的介入诊疗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皮肤切口的特定长度为5mm。
作为优选,上述的介入诊疗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
注射造影剂,以保证所述穿刺针穿刺进入关节腔上方的髌上囊,并及时换成导管鞘。
作为优选,上述的介入诊疗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
在所述导丝准确到达所述半月板损伤部位之后,拔除所述导管鞘及穿刺针。
作为优选,上述的介入诊疗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6中具体包括:
步骤S61、通过所述导管依次缓慢注入林可霉素、地塞米松、高分子透明质酸钠、生理盐水使药物完全进入所述半月板损伤部位并浸泡受伤半月板局部,利用2%利多卡因将所述导管残余的药物冲进所述半月板损伤部位,确认所述导管内无残余药物之后,病人保持受伤膝关节不动,静止20分钟后再拔除所述微导管;
步骤S62、压迫所述穿刺点10分钟之后,进行加压包扎,完成诊疗。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明远,未经袁明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7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穿刺辅助装置
- 下一篇:用于导管的多功能导电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