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品种包装软纸的压痕机全自动下料和收料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0279.1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3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文;唐维康;周礼鹏;方喜峰;卞汉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29/24 | 分类号: | B65H29/24;B65H3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品种 包装 压痕 全自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软压痕机上加工完成后的包装软纸的下料和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压痕机是一种用于切各种片型材料的机器,压痕时,通过设有图嵌装刀片或嵌线的刀具板与带有纸板的盛纸板闭合工作,将纸板模切成预定形状。压痕机将纸板完成压痕工作后,成品停留在盛纸板上,需要人工操作将成品从压痕机的盛纸板上取出,取纸工作全部由人工操作,安全性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压痕机工作后,取纸工作全部由人工操作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品种包装软纸的压痕机全自动下料和收料装置及方法,解放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多品种包装软纸的压痕机全自动下料和收料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在压痕机的后方,由底架和设在底架上方的下料装置和收料装置组成,下料装置的后下方正中间是高速气缸,高速气缸的后下端与底架铰接、前上方铰接顶架支座后端,顶架支座前端通过顶杆块固定接在后推杆的正中间,后推杆左端固定连接左连杆上端和第一推杆下端,后推杆右端固定连接右连杆上端和第二推杆下端;后推杆的前方是左摆杆和右摆杆,左连杆下端与左摆杆下端铰接且经第一轴承连接底架;第一推杆上端固定连接在左摆杆上段上,右连杆下端与右摆杆下端铰接且共同经第二轴承连接底架上,第二推杆上端固定接在右摆杆上段上;左摆杆下段固定连接一个前方的电机支座,电机支座上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输出轴端朝向左侧且固定连接电机连杆下端,电机连杆上端铰接前摆杆下端,前摆杆布置在左摆杆前方,前摆杆上端铰接L型的上料摆杆一端,L型的上料摆杆由左侧的短杆和右侧的长杆组成,长杆左右水平布置,短杆前后水平布置,前摆杆的上端铰接于短杆的前端,长杆上分别铰接左摆杆和右摆杆上端;上料摆杆上从左向右等间距地设置多根上料杆,每根上料杆后端都固定连接上料摆杆,每根上料杆前端下方都连接一个吸盘;收料装置包括两根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的气弹簧支撑杆和四根结构相同且呈方形布置的收料支杆,四根收料支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一个收料箱,四根收料支杆的下端分别一一铰接在底架上,后方的两根收料支杆的中间段各铰接一根所述气弹簧支撑杆的顶端,两根气弹簧支撑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底架。
本发明多品种包装软纸的压痕机全自动下料和收料装置的全自动下料和收料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A、包装软纸在压痕机的盛纸板上,高速气缸工作,推动左摆杆和右摆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左连杆和右连杆朝着压痕机方向运动,高速气缸到最前端停止运动,此时上料摆杆、上料杆和吸盘位于包装软纸的前方;
B、步进电机工作,电机连杆和前摆杆向后转动,带动上料连杆做向下的弧线运动,吸盘随着上料连杆绕着左摆杆和右摆杆朝压痕机作向下的弧线运动,直至吸盘的吸嘴与盛纸板上的包装软纸接触并吸起包装软纸;
C、高速气缸做回程运动且步进电机反转至初始位置后停止,包装软纸从盛纸板上吸取至收料装置的上方落至收料箱中,两个气弹簧支撑杆工作,将收料箱向后拉回。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的优点是:1.本发明完全实现了包装软纸的高度的自动化下料、收料,能取代人工取纸工作,利用收料装置将加工后的包装软纸进行整齐的码垛以便对产品进行管理,整个装置结构紧凑,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品种包装软纸的压痕机全自动下料和收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轴侧图;
图3为图2中底架22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下料装置31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顶架支座3-2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异形夹子3-13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下料装置31在初始状态时后推杆3-3、左摆杆3-7a、右摆杆3-7b、第一推杆3-6a和第二推杆3-6b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下料装置31在初始状态时摆杆3-7a、电机连杆3-10、前摆杆3-11以及上料摆杆3-12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收料装置44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收料装置44的在收料工作状态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下料装置中31高速气缸运动至最大行程位置时的工作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下料装置31在吸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0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