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头、触指去毛刺的装置及其去触头、触指毛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9045.1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5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言;吴学亮;李淑娟;杨明顺;袁启龙;蒲尊严;李楠;张成兴;巴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67/06 | 分类号: | B23D67/06;B23D7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指去 毛刺 装置 及其 去触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毛刺去除技术领域,涉及触头、触指去毛刺的装置,还涉及采用该触头、触指去毛刺的装置进行触头去毛刺的方法,还涉及采用该触头、触指去毛刺的装置进行触指去毛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触头、触指在机械加工之后产生大量毛刺,严重影响其功用,主要体现在:电力环境对毛刺十分敏感,毛刺的存在容易引发尖端放电现象,严重加剧触头、触指被电弧烧蚀,不仅大大缩短触头、触指的使用寿命,而且此过程产生的金属蒸气和粉末,充斥在灭弧室或空气中,大大降低介质绝缘强度,影响断路器的遮断能力,造成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将触头、触指的毛刺尽可能去除干净。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企业采用人工去除的方法对该高压触头、触指毛刺进行手动去除,去除过程完全依靠工人用手将触头、触指按压在工作台上手工进行毛刺去除作业,没有自动化设备对触头、触指的毛刺进行自动去除,导致毛刺去除效率低,去除质量差,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触头、触指去毛刺的装置,该装置能对触头、触指进行夹持固定,并对触头、触指毛刺进行自动去除。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了触头去毛刺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触头毛刺去除一致性差、去除不彻底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了触指去毛刺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指毛刺去除一致性差、去除不彻底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触头、触指去毛刺的装置,包括机器人和工作台,
机器人通过通信线缆依次与机器人控制柜和手持式机器人控制器连接,机器人的末端轴上连接有转子安装架,转子安装架上连接有双头电动转子,双头电动转子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钢丝刷和旋转锉,
工作台上连接有光电传感器安装架,光电传感器安装架上连接有光电传感器,工作台上设置有旋转分度头,旋转分度头上连接有卡盘,卡盘上连接有触指专用夹具和触头垫块,触指专用夹具和触头垫块均位于双头电动转子的下方;
触指专用夹具包括触指托盘,触指托盘上连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指压板,触指托盘的侧面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槽,细槽和触指压板的数量相对且位置相同。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卡盘为自定心卡盘,旋转锉为硬质合金旋转锉。
触指压板靠近触指托盘的边缘端均设置有两个凹槽A,两个凹槽A内相对设置有一对夹紧机构,触指压板上均设置有与触指相配合的梯形的凹槽B,触指托盘上亦设置有与触指相配合的梯形的凹槽C,凹槽B的一部分和凹槽C的一部分位置相对,凹槽C的一端内设置有弹簧B,弹簧B位于两个凹槽A之间,弹簧B上设置有触指顶扣和弹簧挡板,弹簧挡板与触指托盘连接,凹槽C的另一端设置有梯形弹簧,梯形弹簧设置在触指托盘和触指压板的连接处。
夹紧机构包括触指卡扣A和触指卡扣B,触指卡扣A位于一个凹槽A内,触指卡扣A通过卡扣销钉A与触指托盘连接,触指卡扣A上设置有弹簧A,触指卡扣B位于另一个凹槽A内,触指卡扣B通过卡扣销钉B与触指托盘连接,触指卡扣B上设置有弹簧C,触指卡扣A与触指卡扣B相对。
凹槽B的底部设置有矩形的凹槽D,凹槽C的底部设置有矩形的凹槽E,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指压板绕触指托盘的中心均匀设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触头去毛刺的方法,采用触头、触指去毛刺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触头的CAD模型参数,编辑对应的机器人的能实现对触头一个槽的两条棱边进行倒角去毛刺的程序,编辑对应的机器人的能实现对触头的剩余毛刺进行去除,以及对触头的表面进行光整的程序,检测槽的数量,确定旋转分度头的分度角度;
步骤2、在卡盘上拆除触指专用夹具,将带毛刺的触头15放置在触头垫块上,利用卡盘把带毛刺的触头15夹紧;
步骤3、启动机器人和双头电动转子,机器人控制系统自动调用能实现对触头一个槽的两条棱边进行倒角去毛刺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带动双头电动转子上的旋转锉对触头一个槽的两条棱边进行倒角,从而对槽的两条棱边上的毛刺进行粗去除,旋转分度头旋转一个分度角度,重复步骤3中倒角去毛刺程序,开始对下一个槽进行倒角去毛刺,直到触头的所有槽的棱边完成倒角去毛刺;
步骤4、机器人带动转子安装架旋转180度,机器人控制系统自动调用步骤1中能实现对触头的剩余毛刺进行去除、以及对触头的表面进行光整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带动双头电动转子上的钢丝刷去除触头的剩余毛刺、并对触头的表面进行光整,待触头上所有槽和齿都完成剩余毛刺去除以及表面光整后,双头电动转子停止转动,随后机器人后退,将触头从卡盘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9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