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梁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5017.2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8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贵;曹新明;韦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4 | 分类号: | E04C3/29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混凝土 组合 空腹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梁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的普通混凝土梁有自重大、高度大导致所占空间增大、延性差、跨度小、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大及施工效率低等缺点。这些缺点严重阻碍了混凝土梁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现在,国内专家学者为了解决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这些缺点提出了多种型钢混凝土实腹及空腹梁,但这些梁都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混凝土与型钢之间的滑移、因焊接引起的焊接应力及变形、模板耗费较大、施工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地解决结构自重、焊接引起的变形及应力、模板耗费大、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充分利用所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提供了一种装配简单、节约模板、施工效率高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梁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梁,所述的空腹梁包括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下部受拉钢板、端部弧形钢管及钢板箍四个部分,所述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的两端预留有纵向钢筋,纵向钢筋连同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的端部一起插入端部弧形钢管中后,在端部弧形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使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与端部弧形钢管锚固连接在一起;同时,下部受拉钢板的两端与端部弧形钢管的底部连接固定,钢板箍按一定的间距套在空腹梁上,并通过高强度螺栓与下部受拉钢板连接固定。
所述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由纵向钢筋、箍筋以及混凝土组成,纵向钢筋的两端预留一定的长度,以便与端部弧形钢管锚固。
所述下部受拉钢板两端设置有与端部弧形钢管的底部连接的第一螺栓孔,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后与端部弧形钢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并沿着下部受拉钢板的纵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与钢板箍连接的第二螺栓孔,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后与钢板箍固定连接。所述的下部受拉钢板的螺栓孔之间可做成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的孔洞。
所述端部弧形钢管为“靴”形构件,端部弧形钢管与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连接一侧设置有孔洞,其顶部设置有混凝土浇筑孔,其底部设置有第三螺栓孔,其底部与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连接一侧为弧形钢板。
所述的钢板箍分为上部通道和下部通道,在下部通道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螺栓孔,螺栓穿过下部受拉钢板上的第二螺栓孔以及下部通道上的第四螺栓孔后,将下部受拉钢板与钢板箍连接固定。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作上述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把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下部受拉钢板、端部弧形钢管及钢板箍四个部件在工厂按实际所需尺寸加工好,然后运往工地进行组装;
组装时,先将两端的端部弧形钢管用高强螺栓连接在支撑构件上,再把钢板箍套在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上,然后将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端的端部弧形钢管内,最后把下部受拉钢板两端分别插入两端的端部弧形钢管底部并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同时将下部受拉钢板与钢板箍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待构件组装好后,混凝土从两端端部弧形钢管顶部预留的混凝土浇筑孔浇筑到其内部,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使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与端部弧形钢管锚固连接在一起,即可形成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梁。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支撑构件包括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柱、梁或者承重墙。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钢混组合梁中混凝土与型钢之间的滑移、因焊接引起的焊接应力及变形、模板耗费较大、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并且本发明的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梁力学性能好,梁内空腹处便于水暖电气专业管线布置从而节约建筑空间。因此,本发明可以避免传统钢混组合梁的焊接应力及变形问题,且具有自重轻、高度小、施工效率高、节约成本、方便水暖电气专业管线布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端部弧形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钢板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下部受拉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端部弧形钢管,2-上部矩形部钢筋混凝土,3-钢板箍,4-下部受拉钢板,5-弧形钢板,6-第三螺栓孔,7-第二螺栓孔,8-纵向钢筋,9-上部通道,10-下部通道,11-第四螺栓孔,12-第一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5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绕包机收线机构的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用金属护套压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