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二次沉泥功能的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84688.7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俞楷;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二次 功能 渗透 道路 雨水 | ||
1.一种具有二次沉泥功能的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面(26)和路基(27)内部的雨水收集初沉井(1)和沉泥渗透井(2),所述的雨水收集初沉井(1)和沉泥渗透井(2)相邻设置且沉泥渗透井(2)深度大于雨水收集初沉井(1),所述的雨水收集初沉井(1)内部活动设置有初次收集装置(3),所述的沉泥渗透井(2)内部活动设置有二次收集装置(4),所述雨水收集初沉井(1)顶面设有带雨水箅子的盖板(5),所述的沉泥渗透井(2)顶面设有不带雨水箅子的井盖(6),所述雨水收集初沉井(1)上部与沉泥渗透井(2)上部通过连通管(7)相连,所述的沉泥渗透井(2)的上部设置有连通道路雨水检查井的溢流管(8),所述的沉泥渗透井(2)的下段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二次过滤段(28)和二次沉泥段(9),所述的二次过滤段(28)上设置有连接周围土体的渗透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沉泥功能的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收集初沉井(1)的井深为1500mm,井直径为500mm,所述的雨水收集初沉井(1)包括井口体(11)、连通体(12)和井体(13),所述的连通体(12)为三通接头,所述的井口体(11)与井体(13)以及连通管(7)分别通过连通体(12)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沉泥功能的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次收集装置(3)为不锈钢提桶,包括初次收集桶体(14)和初次收集桶提手(15),所述的初次收集桶提手(15)设于初次收集桶体(14)上方,所述的初次收集桶体(14)外径与雨水收集初沉井(1)内径配合设置,所述的初次收集装置(3)上对应于连通管(7)连接口处设置有初次过滤孔(16),所述的初次过滤孔(16)下方的初次收集装置(3)内部设置有活动挡泥斜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沉泥功能的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次收集桶体(14)的高度为1100mm,所述的初次过滤孔(16)设置在离桶底高度700mm~1000mm处的桶壁上,所述的初次过滤孔(16)的孔径为20mm,所述的活动挡泥斜板(17)为不锈钢板件,所述的活动挡泥斜板(17)设置在离桶底高度600mm处的初次收集桶体(14)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沉泥功能的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体(13)为HDPE材质的波纹管,所述的连通体(12)设于井体(13)上部并且离地面500mm处,所述的连通管(7)为直径300mm的HDPE材质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沉泥功能的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泥渗透井(2)的井深为2000mm,井直径为500mm,所述的沉泥渗透井(2)包括井口段(18)、连接段(19)和井体段(20),所述的连接段(19)为四通接头,所述的井口段(18)、连通管(7)、溢流管(8)和井体段(20)分别与连接段(19)连通,所述的二次沉泥段(9)为井体段(20)底部及底部以上400mm高度段,所述的二次过滤段(28)开设于二次沉泥段(9)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沉泥功能的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体段(20)为HDPE材质的波纹管,所述的连接段(19)设置在沉泥渗透井(2)上部并且离地面500mm处,所述的二次过滤段(28)上设置有四通接头(21),所述的渗透管(10)设置有两根分别与四通接头(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沉泥功能的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收集装置(4)为不锈钢提桶,所述的二次收集装置(4)的直径与沉泥渗透井(2)的内径配合设置,所述的二次收集装置(4)包括二次收集桶提手(22)和二次收集桶体(23),所述的二次收集桶体(23)的高度为700mm,所述的二次收集桶提手(22)设于二次收集桶体(23)上方,所述的二次收集装置(4)上对应于二次过滤段(28)处的渗透管进水口设置有二次过滤孔(24),所述的二次过滤孔(24)设置在距桶底400mm~650mm处,所述的二次过滤孔(24)的孔径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46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升降柜
- 下一篇:笔记本(多彩奋斗本册魔力BOOK1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