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5648.6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王险;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挥发油 成分 方法 | ||
1.一种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微藻挥发油为待检测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或定量的测定。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挥发油为将微藻采用热裂解法提取微藻挥发油。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藻于有机溶剂中直接热裂解,获得作为待检测样品的微藻挥发油,将藻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或定量的测定。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温度为300-500℃,热裂解时间为0.3-0.6min。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中,气相色谱采用ZB-5HT型毛细管色谱柱,质谱采用电离方式为EI。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采用ZB-5HT型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 i.d.,0.25μm,初始温度50℃,保持3min,以10℃/min升至300℃,保持7min,进样口温度300℃,载气(99.999%高纯氦气)流速1.0mL/min,分流比5:1;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EI,离子源温度为230℃,连接口温度300℃,离子源扫描模式为全扫,范全扫围:33-600M/Z。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样品的成分中,醇类占总色谱流出峰面积的13.37%、酸类占0.14%、烃类占1.01%、酯类28.71%、胺类占29.70%、杂环类占5.26%。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样品的成分中相对含量大于1%的化合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三甲胺(29.70%)、其次为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乙酸酯(28.71%)、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11.91%)和1-乙烯基氮丙啶(3.36%)。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微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方法于评价微藻的营养价值和控制饵料藻的质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56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