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间异丁基苯胺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1506.2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5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史海兵;周维江;何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域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68 | 分类号: | C07C209/68;C07C21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丁基 苯胺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合成间异丁基苯胺的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间异丁基苯胺的制备工艺是:第一步,使用苯基异丁酮硝化生成 间硝基苯基异丁酮,第二、三步,分别还原硝基和酮羰基,得到该产物。传统工艺具有两个重大的缺陷:
1、第一步硝化反应,需要使用3倍以上过量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物,反应中产生大量的氮氧化合物废气,以及大量的废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物,对环保的危害很大,而且处理成本极高,最终导致产物的总生产成本偏高。
2、第2步还原,由于硝基和酮羰基都是钝化基团,需要高于150摄氏度的反应温度;而硝基化合物,在温度超过120摄氏度时,就有爆炸危险;实际上国外的某个本品主要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就因此发生过重大事故,不得不停止使用该工艺路线的生产,另外研发新的、安全性高的工艺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间异丁基苯胺的工艺,完全规避了传统工艺路线的两个重大缺陷:无需使用大大过量的硝酸、硫酸,不产生高污染的副产物;还原硝基时的温度也仅需20摄氏度左右,安全性很高;同时总的生产成本也仅有传统工艺路线的70%左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成间异丁基苯胺的工艺,以异丁醛和吗啉为起始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合成2-甲基-1-m-吗啉基丙烯,再与间硝基苯甲酰氯缩合、水解之后在盐酸作用下脱去醛基,从而合成间硝基苯异丁酮,进而通过选择性加氢合成间氨基苯异丁酮,最后通过黄鸣龙反应合成间异丁基苯胺。
一种合成间异丁基苯胺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2-甲基-1-吗啉基丙烯的制备:
反应容器中加入异丁醛和环己烷,然后向体系中滴加对甲苯磺酸和吗啉的混合液,升温80-90℃回流8小时,降温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分馏得2-甲基-1-吗啉基丙烯;
(2)间硝基苯异丁酮的制备: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间硝基苯甲酰氯和二氯甲烷,搅拌,控温20℃以下滴加2-甲基-1-吗啉丙烯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液,滴加完后,升温40-45℃至回流反应2小时,然后降至室温,反应液水洗至中性;分液去水层、浓缩有机层,加入31%盐酸,升温至40~45℃,搅拌反应8小时,再降至室温,加入甲苯萃取、分液;有机层再水洗至中性,浓缩有机层得间硝基苯异丁酮;
(3)间氨基苯异丁酮的制备:
向反应容器加入乙醇、甲苯、间硝基苯异丁酮、5% Pd/C,氮气置换、氢气置换后,持续通入0.1~0.15MPa的氢气,控制温度20℃以下,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液过滤,滤液浓缩得间氨基苯异丁酮;
(4)间异丁基苯胺的制备: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间氨基苯异丁酮、二甘醇、80%水合肼、氢氧化钾,升温至105~110℃,搅拌反应2小时,再升温至180℃,回流反应6小时。降温至室温,加水、甲苯提取、分液,有机层水洗至中性,浓缩后,精馏得间异丁基苯胺。
一种合成间异丁基苯胺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2-甲基-1-吗啉基丙烯的制备:
反应容器中加入135-155g异丁醛和260-350ml环己烷,然后向体系中滴加对5-8g甲苯磺酸和140-150g吗啉的混合液,升温80-90℃回流8小时,降温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分馏得2-甲基-1-吗啉基丙烯;
(2)间硝基苯异丁酮的制备: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90-95g间硝基苯甲酰氯和180-190g二氯甲烷,搅拌,控温20℃以下滴加75-80g2-甲基-1-吗啉丙烯和450-470g二氯甲烷的混合液,滴加完后,升温40-45℃至回流反应2小时,然后降至室温,反应液水洗至中性;分液去水层、浓缩有机层,加入55-65g31%盐酸,升温至40~45℃,搅拌反应8小时,再降至室温,加入甲苯萃取、分液;有机层再水洗至中性,浓缩有机层得间硝基苯异丁酮;
(3)间氨基苯异丁酮的制备:
向反应容器加入320-340ml乙醇、320-340ml甲苯、320-340g间硝基苯异丁酮、0.2-0.3g5% Pd/C,氮气置换、氢气置换后,持续通入0.1~0.15MPa的氢气,控制温度20℃以下,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液过滤,滤液浓缩得间氨基苯异丁酮;
(4)间异丁基苯胺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域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域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1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