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侧围外板拉延模具及拉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51580.8 | 申请日: | 2016-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5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祥坤;付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2;B21D24/08;B21D53/88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侧围外板 拉延 模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冲压模具装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延模具及拉延方法。
背景技术
轿车侧围是车身最复杂的覆盖件,侧围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整车外观质量,侧围外板的外观品质主要取决于拉延成型,因此,侧围外板拉延成型对车身外观品质至关重要。由于侧围外板上的门洞法兰面和门槛法兰面存在深度差,为了保证板件质量,在拉延时门洞法兰面和门槛法兰面需按产品拉延到位,如果拉延面按门槛法兰面深度无深度差,门洞内拉延开裂,无法成型。目前,门洞内压料面和门槛侧外压料面分别为门洞法兰面和门槛法兰面,这样在压料面闭合成型时,门洞内压料面与门槛侧外压料面存在一个深度段差,导致压料面闭合成型出现起皱,板件成型后,外观面上出现凹坑、塌陷等缺陷,严重影响板件的拉延成型质量,从而影响轿车车身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延模具及拉延方法,目的是提高车身侧围外板的拉延成型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身侧围外板拉延模具,包括上模本体、下模座和凸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本体上的补偿压边圈、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凸模内部且与补偿压边圈相配合的内压边圈和可移动的设置于凸模外侧且与内压边圈共同对板料进行定位的外压边圈。
所述内压边圈和所述外压边圈对板料进行定位时,内压边圈和外压边圈移动至同一高度。
所述外压边圈的行程等于所述内压边圈的行程与所述补偿压边圈的行程之和。
所述补偿压边圈的行程等于拉延成型后的车身侧围外板上的门洞法兰面和门槛法兰面之间的深度段差。
所述补偿压边圈通过氮气弹簧与所述上模本体连接。
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用于在所述外压边圈下行时对外压边圈限位的外限位块。
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用于在所述内压边圈下行时对内压边圈限位的内限位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外板的拉延方法,采用上述拉延模具,通过上模本体上设置的补偿压边圈使内压边圈和外压边圈到达下死点存在一个先后过程,并确保在压料面闭合成型时,消除内压边圈与外压边圈之间的深度段差。
在对板料进行拉延成型时,上模本体向下运动,补偿压边圈使内压边圈先到达下死点,然后外压边圈再到达下死点。
在对板料进行拉延成型时,内压边圈到达下死点后,主拉延过程结束;随后上模本体与外压边圈同步下行,同时补偿压边圈相对上模本体向上运动,直至外压边圈到达下死点,补偿压边圈也同时运动至行程死点,拉延成型完成。
本发明的车身侧围外板拉延模具,通过设置补偿压边圈与内压边圈和外压边圈相配合,并控制内压边圈和外压边圈消除了深度段差,从而压料面闭合时消除了成型起皱,进而也就消除板件成型后出现的凹坑、塌陷等缺陷,提高车身侧围外板的拉延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身侧围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拉延模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板料放置并定位在内、外压边圈上;
图4为本发明拉延模具处于压料面闭合成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拉延模具处于主行程拉延结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拉延模具处于拉延成型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a、外压料面;b、前门洞压料面;c、后洞内压料面;100、门洞法兰面;101、新闭合压料面;102、门槛法兰面;1、下模座;2、外压边圈;3、外限位块;4、气垫顶杆;5、凸模;6、内限位块;7、内压边圈;8、板料;9、上模本体;10、补偿压边圈;11、氮气弹簧;12、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15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级进模的精确送料导料板装置
- 下一篇:汽车座椅地脚连续冲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