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1470.3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1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金慧俊;朱雪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09G3/3208;G09G3/36;G11C1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李峰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寄存器 单元 栅极 驱动 电路 显示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该移位寄存器单元中包括结构类似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和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而且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和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相互控制,因此可以更好的实现第一顺序扫描和第二顺序扫描。此外,在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中,对于第一节点和第一输出端的下拉均为双下拉,在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中,对于第四节点和第二输出端的下拉均为双下拉,因此移位寄存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的波形更加稳定。进而通过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应用该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应用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技术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等平板显示装置由于具有形体更轻薄、成本和能耗更低、反应速度更快、色纯度和亮度更优以及对比度更高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
上述显示装置中,主要通过像素矩阵实现显示。通常而言,各行像素均耦接至对应的扫描栅线。在显示装置工作过程中,通过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的时钟信号等信号经过移位寄存器单元等模块转换成控制像素开启/关断的栅极扫描信号,再将栅极扫描信号顺次施加到显示装置的各行像素的扫描栅线,对各行像素进行选通。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移位寄存器单元以及栅极驱动电路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应用该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应用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清晰,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
第一输入模块,用于响应一第一输入信号将一第一顺序扫描信号提供第一节点,以及响应一第一复位信号将一第二顺序扫描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节点;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将一第一时钟信号提供至第一输出端;
第一下拉模块,用于响应一第二节点的信号将一下拉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一输出端;
第二下拉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将所述下拉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节点以及一第三节点;
第三下拉模块,用于响应一第四节点的信号将所述下拉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节点以及第三节点;
第四下拉模块,用于响应一第五节点的信号将所述下拉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一输出端;
第一充电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将一第一充电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节点;
第二输入模块,用于响应一第二输入信号将所述第一顺序扫描信号提供所述第四节点,以及响应一第二复位信号将所述第二顺序扫描信号提供至所述第四节点;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四节点的信号将一第二时钟信号提供至第二输出端;
第五下拉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五节点的信号将所述下拉信号提供至所述第四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端;
第六下拉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四节点的信号将所述下拉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五节点以及一第六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1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