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手动晶圆键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37329.6 | 申请日: | 2016-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曦;许继开;田艳红;刘艳南;曾小润;王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1/60 | 分类号: | H01L21/6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手动 晶圆键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简易晶圆键合的装置,能够辅助手动将清洗后的晶圆片完成晶圆装载、吹干、表面处理和键合全过程。
背景技术
晶圆直接键合(又称直接圆片键合)依靠十分光滑表面平整情况下表面间的自然吸引力,干净的接触表面在保持清洁的环境条件下实现连接。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生物医疗芯片及光电子器件制造等领域。键合过程一般需要键合前清洗晶圆片,进行表面处理,而后将晶圆片装载入键合设备中实施键合。为了最大限度地排除外界环境给键合表面带来污染,理想状况是在洁净的全封闭环境下完成晶圆清洗、吹干、表面处理(适情况而选用)、装载和键合等全过程,工业界已开发出全自动化的晶圆键合设备。但是该全自动化设备主要用于工业化量产且价格十分高昂,在键合研发阶段,科研工作人员往往利用手动键合的方式来探索工艺过程的开发。而手动键合过程中,晶圆清洗、吹干、装载和键合都是相对独立的步骤,由于存在人为操作(如戴手套的手直接触及晶圆边缘或表面),很容易造成晶圆表面的污染,导致键合界面产生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键合质量。因此,一种替代手功能的辅助晶圆键合的装置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辅助晶圆键合装置,将清洗后的晶圆实现装载、吹干和键合全过程,避免了双手与晶圆片的直接接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操作所引入的污染物,改善了手动晶圆键合质量。该装置也适用于在键合前增加紫外光等干法表面处理手段,进一步改善键合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辅助手动晶圆键合装置,包括长直角弯头接头、晶圆槽A、晶圆槽B、定角度合页、缓冲块A、缓冲块B、直线轴承A、直线轴承B、直线轴承C、直线光轴A、直线光轴B、直线光轴C、弹簧A、弹簧B、弹簧C、直线轴承连接件和底座,其中:
所述长直角弯头接头较短一端与晶圆槽A中心通孔过盈配合;
所述晶圆槽A通过定角度合页与直线轴承C固定连接;
所述晶圆槽B通过直线光轴A、直线光轴B、直线光轴C与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A、弹簧B、弹簧C分别与直线光轴A、直线光轴B、直线光轴C间隙配合,且位于靠近底座一端;
所述直线轴承A、直线轴承B、直线轴承C分别与直线光轴A、直线光轴B、直线光轴C过盈配合,且分别与弹簧A、弹簧B、弹簧C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块A、缓冲块B分别与直线轴承A、直线轴承B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直线轴承连接件与直线轴承A、直线轴承B、直线轴承C固定连接。
上述辅助手动晶圆键合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表面处理过的3英寸晶圆片,用镊子夹取出来,分别水平放置在晶圆槽A和晶圆槽B中,并用气枪或者吹风机将晶圆片表面的液体吹干。由于槽深为0.2~0.3 mm,当晶圆片放置在晶圆槽中时,会使其整体高出至少0.1 mm,从而排除了手的干扰,不会使晶圆片的边缘发生因液体的堆积而使晶圆片被污染的现象。
根据以上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的辅助晶圆键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在辅助晶圆键合装置的帮助下,整个晶圆键合的过程中,双手始终都没有与晶圆片表面和边缘发生接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操作所引入的污染物。
2、利用该辅助晶圆键合装置,可同时对两个晶圆的表面实施干法(如紫外光照射)表面处理,并且在处理(照射)完成之后,只需将晶圆槽A快速翻转180º,即可快速完成晶圆片的键合,缩短手动操作时间,并降低在照射后和键合前过程中周围环境和人为操作所引入污染物,进一步改善晶圆键合的效果。
3、当晶圆槽A发生翻转,晶圆片完成键合之后,由于晶圆槽A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下表面相互平行,可以将该辅助晶圆键合装置放在加压装置下进行加压,克服因表面粗糙度或晶圆翘曲而引起的部分未键合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辅助晶圆键合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辅助晶圆键合装置的装配图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辅助晶圆键合装置的装配图的侧视图;
图4~图7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紫外光光照处理示意图。
其中:1为长直角弯头接头、2为晶圆槽A、3为晶圆槽B、4为定角度(180°)合页、5为缓冲块A、6为缓冲块B、7为直线轴承A、8为直线轴承B、9为直线轴承C、10为直线光轴A、11为直线光轴B、12为直线光轴C、13为弹簧A、14为弹簧B、15为弹簧C、16为直线轴承连接件、17为底座、18为清洗后晶圆表面的残留液体、19为氮气枪、20为紫外光发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7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