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8922.4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9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友;王骏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50 | 分类号: | C07F9/50;C07F19/00;C07F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氯化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绿色高效、便于产业化的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催化剂应用于金属有机反应,在碳碳键偶联、催化氢化、碳氢活化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21世纪初,金催化剂就开始应用于糖化学,尤其是糖苷化反应,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此外,三苯基膦氯化金及类似物被发现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功能,具有发展成抗癌药物的潜力,在用于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应用前景。
目前,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四氯金酸及其盐类化合物与含膦配体发生反应来获得的,其中,硫代二烷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经常作为还原剂来促进此反应的完成,用以降低含膦配体的用量(一般可从2个当量减少为1个当量),这对于某些价格昂贵的含膦配体来说,可大大节约成本。在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目前使用的硫代二烷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主要包括二甲硫醚、二丙基硫醚、四氢噻吩、硫代双乙醇等,典型的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KAuCl4·2H2O溶于蒸馏水,冰浴下搅拌5min后,在45min内缓慢加入硫代二烷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无色;
——硫代二烷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滴加完毕后逐滴加入溶于乙醇的含膦配体,0℃至室温反应2小时后停止搅拌,抽滤,以冷甲醇洗涤,得到固体;
——以二氯甲烷/正己烷重结晶,得到晶体形式的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其制备的反应式如下:
。
使用硫代二烷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作为还原剂来促进四氯金酸及其盐类化合物与含膦配体反应,由于所采用的硫代二烷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通常或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或为化学武器芥子气原料而受到相关部门的管制,它们无疑不属于绿色、高效、安全的生产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它能做到绿色、高效、安全,并且成本可控,便于产业化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四氯金酸盐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水溶解,0℃冰水浴下搅拌均匀;
(2)保持步骤(1)反应容器内的冰水温度,缓慢滴加硫代二芳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搅拌均匀;
(3)将含膦配体与乙醇配成混合液,将含膦配体与乙醇的混合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容器中,撤去冰水浴,自然恢复至室温并搅拌2~5小时;
(4)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抽滤并用冷甲醇洗涤,将收集的固体加入有机溶剂溶解,溶液再一次抽滤除去不溶解物;
(5)将步骤(4)再一次抽滤后的溶液浓缩、抽干,用溶剂重结晶,再经抽滤获得目标产物——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
其制备过程的化学反应式为:
。
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四氯金酸盐为 KAuCl4·2H2O或NaAuCl4·2H2O;所述水为蒸馏水。
进一步,所述四氯金酸盐与所述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25。
进一步,步骤(2)所述的硫代二芳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为二苯硫醚、4,4′-硫代二苯酚或2-苯硫基苯胺的一种。
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含膦配体为三苯基膦、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或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 的一种。
进一步,步骤(3)将含膦配体与乙醇的混合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容器中,反应时间为2~5小时。
进一步,步骤(4)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进一步,步骤(5)重结晶使用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与正己烷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一种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使用硫代二芳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作为还原试剂,通过四氯金酸盐与含膦配体(单膦或双膦配体)在乙醇-水体系的反应,实现了有机膦氯化金(I)化合物的高效生产。
(2)本发明使用硫代二芳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代替硫代二烷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克服了常见硫代二烷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或为化学武器芥子气原料而受管制的严重不足,是一种绿色、高效、安全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89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用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反应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