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0442.3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薛德兰;张文德;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6;F01M1/10;F01M11/12;F01M1/02;F0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10);主循环单元(20),用于将来自油底壳(10)的机油输送至用油单元(30);副油底壳(40);以及辅助循环单元(50),用于将来自副油底壳(40)的机油直接输送至用油单元(30),其中,辅助循环单元(50)包括压力传感器(56)和控制器(54),压力传感器(56)监测主循环单元(20)对用油单元(30)的供油压力,在供油压力大于等于第一设定阈值时,使得辅助循环单元停止向用油单元供应机油。本发明利用辅助循环单元在润滑的起始阶段直接对用油单元进行供油,使得用油单元在润滑的起始阶段即能够实现很好的润滑,提高了发动机启动时的润滑响应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润滑系统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部分。现有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如图1所示。机油泵通过机油收集器将机油从油底壳中吸出,以一定压力经过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将清洁的机油以一定的温度和压力送到主油道,进而送入用油单元,对用油单元润滑。
现有的润滑系统,油路长,从机油泵建立油压到用油单元建立油压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在油路上设计有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增加了油路的阻力,降低了用油单元的油压响应速度。在发动机启动时,用油单元产生没有油压的干摩擦,进而降低零部件可靠性。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
油底壳;
主循环单元,所述主循环单元用于泵吸来自油底壳的机油并对之进行冷却和/或滤清后输送至用油单元,
其中,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进一步包括:
副油底壳;以及
辅助循环单元,所述辅助循环单元用于将来自副油底壳的机油直接输送至所述用油单元,
其中,所述辅助循环单元包括相互通讯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所述主循环单元对所述用油单元的供油压力,在所述供油压力大于等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所述控制器使得所述辅助循环单元停止向所述用油单元供应机油,在所述供油压力大于等于第二设定阈值且在第一设定时长内的压力波动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循环单元将经过冷却和/或滤清后的机油补充至所述副油底壳。
优选地,在对所述副油底壳补充机油达到第二设定时长,或者所述副油底壳中的机油达到或超过第一设定油量时,停止向所述副油底壳补充机油。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报警装置,在所述副油底壳中的机油低于第二设定油量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并使得辅助循环单元停止工作。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设定油量小于第一设定油量。
优选地,所述辅助循环单元进一步包括止回阀,用于防止机油从用油单元向所述副油底壳逆流。
优选地,所述主循环单元包括机油收集器、机油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和主油道,所述机油泵通过所述机油收集器从所述油底壳中泵吸机油,从机油泵排出的机油经过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之后,通过所述主油道供应至所述用油单元;
所述辅助循环单元包括副机油泵和止回阀,所述副机油泵从所述副油底壳泵吸机油,并将所述机油输送至所述用油单元,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副油底壳与所述用油单元之间,用于防止机油从用油单元向所述副油底壳逆流。
优选地,所述副油底壳的容积小于等于所述油底壳容积的三分之一;所述副机油泵的额定功率小于等于所述机油泵的额定功率的二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0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