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可调式1/2馈能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0543.2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2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汪佳佳;汪若尘;谢健;丁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4;B60G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调式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节能减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可调式1/2馈能悬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经济性和舒适性提出更高要求,而悬架对于车辆整体的能耗和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传统被动悬架在进行车辆减振的同时会将振动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据调查,这部分能量耗散巨大,因此,对于这块振动能量的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就要求悬架可以在面对不同路况时可以实现阻尼可调,因此,在车辆设计时,如何将经济性和舒适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上时,通过回收悬架振动能量以调节悬架阻尼,改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实现悬架系统振动能量回收与隔振的有效统一。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阻尼可调式1/2馈能悬架,前车桥与液压减振器铰接;
液压减振器、第二单向阀、液压马达、油缸、第四单向阀通过液压管路形成闭合油路:所述液压减振器的无杆腔与第二单向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液压马达的入口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出口与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油缸的有杆腔与第四单向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口与液压减振器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上并联有与其反向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并联有与其反向的第三单向阀,所述液压马达连接有发电机;
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气缸的活塞杆刚性连接,形成活塞连杆;
所述气缸、第八单向阀、储气罐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所述气缸有杆腔的一侧与第八单向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八单向阀的出口与储气罐的进口连接;
所述气缸、第五单向阀、气源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所述气源的出口与第五单向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五单向阀的出口与气缸有杆腔的另一侧连接;
所述气缸、第七单向阀、储气罐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所述气缸无杆腔的一侧与第七单向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七单向阀的出口与储气罐的进口连接;
所述气缸、第六单向阀、气源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所述气源的出口与第六单向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六单向阀的出口与气缸无杆腔的另一侧连接;
所述储气罐、高度阀、油气弹簧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出口与高度阀连接,所述高度阀与油气弹簧的气室连接;所述油气弹簧与后车桥铰接,所述油气弹簧的无杆腔内设有油气隔膜。
进一步,所述液压马达是双向旋转液压马达,其旋转轴与发电机转子刚性连接。所述油缸内充满油液,所述气缸内充满氮气。所述高度阀中间接口表示储气罐与油气弹簧的气室连接处于常断状态;高度阀上位接口导通表示油气弹簧的气室出口打开,气体放出;高度阀下位接口导通表示油气弹簧的气室与储气罐连接导通,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向油气弹簧的气室充气。所述油气弹簧属于单气室油气分隔式油气弹簧,其气室内充满氮气,通过油气隔膜将气体与油液分离。所述气源用于补充所述气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气体。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液压减振装置和油气减振装置结合起来,通过前悬架液压减振装置内油液的流动,带动液压马达转动以及气缸内气体压缩,使悬架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和高压气能存储起来,达到回收振动能量的目的。同时,利用回收的高压气能来调节后悬架油气装置中气室压力,达到调节后悬架刚度和阻尼的目的,使车辆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阻尼可调式1/2馈能悬架的结构图;
图中:1-前车桥,2-液压减振器有杆腔,3-液压减振器,4-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第三单向阀,7-第四单向阀,8-发电机,9-液压马达,10-油缸,11-活塞连杆,12-气缸,13-第五单向阀,14-气源,15-第六单向阀,16-第七单向阀,17-第八单向阀,18-储气罐,19-高度阀,20-油气弹簧,21-油气隔膜,22-后车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或其他复杂的路况时会首先引起前悬架系统的振动,使液压减振器腔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流入到油缸中,带动油缸中的活塞连杆移动,此时,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并通过气体管路存储到储气罐中。此时,后悬架上的高度阀动态感知油气弹簧与后车桥的高度变化,及时完成油气弹簧中气室的吸气和排气动作,改善车辆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一种阻尼可调式1/2馈能悬架,前车桥1与液压减振器3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0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