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提高装卸效率的新型集装箱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7245.8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4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安学辉;张争艳;陆忠华;亢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元三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2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装卸 效率 新型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港口装卸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以减少现有集装箱装卸过程中吊具对位时间、提高装卸效率的新型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是现代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能否有效地缩短集装箱港口装卸时间,提高集装箱班轮的周转速度,直接影响到我国港口参与国际集装箱运输竞争的能力。目前,国内的港口集装箱装卸效率一般为25箱/h左右,国际上许多港口的集装箱装卸效率为50~60箱/h,可见,国内集装箱装卸效率相对较低。在我国,全面提高装卸效率是建立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通常的吊具与集装箱的对位需要驾驶室司机来人工控制,存在对位时间长、装卸效率低、对位需要凭借司机经验、司机需要高度精神集中等问题;而采用电磁跟踪定位技术或者红外线光电感应测距技术设计出的自动对位集装箱吊具虽然能自动实现吊具与集装箱的准确对位,但仍存在技术性要求较高、容易出现故障且故障维修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小范围内可以实现自动对准等不足。
现有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吊具对位较为困难,装卸效率较低;
2)装卸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个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现有集装箱装卸过程中吊具对位时间、提高装卸效率的新型集装箱。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原有集装箱结构、新增活动式吊杆结构、移动式活塞及导轨结构、 固定件及弹簧结构等。所述的活动式吊杆结构对称布置在集装箱长边的两侧,吊杆上设有凸起,两侧设有定位孔,放置吊杆在活塞孔中发生轴向运动;所述的移动式活塞及导轨结构对称布置在集装箱四个角落的内部,上端设有活塞孔,导轨与固定件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固定件及弹簧结构上端有供活塞杆移动的通孔,下端设有作为动力原件的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原有集装箱结构可以基本沿用现有的集装箱结构,亦可以自行设计做一定的结构变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动式吊杆在活塞的推动下可以上下移动,当移动到上极限位置时,利用抓斗式专用吊具对准吊杆凸起位置可以完成装卸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可以在轨道内移动,当活塞底端接触固定在集装箱壁上的固定件上边缘时停止运动;
本发明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采用吊杆方式起吊集装箱,可以很好的减少现有集装箱装卸过程中吊具对位时间、提高集装箱的装卸效率;
2)吊杆上设有供应抓斗式吊具的起吊位置(突起处),对准位置有误差时可调节范围大,驾驶室操作员可以远距离或者在视线不好的条件下准确快速地完成对位操作;
3)集装箱吊杆采用可伸缩式结构,工作时吊杆升出箱体上表面预定距离,在集装箱堆积时可以利用上面集装箱的重量收缩到箱体上表面,节约了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4)集装箱吊杆采用可伸缩运动采用有一定预紧力的弹簧并配合所堆箱体的重量来完成,实施更加容易、准确,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约能源;
5)吊杆活塞导轨及固定件设计在集装箱四个微小的角落,在保证原有集装箱标准型及箱内空间的前提下,设计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集装箱箱体吊杆受压时的位置示意图,上图为整机前视 图,下图为整机上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集装箱箱体吊杆未受压呈自然状态时的位置示意图,上图为整机前视图,下图为整机上视图;
其中:1-集装箱箱体吊杆、2-集装箱箱体吊杆凸起、3-吊杆活塞导轨、4-吊杆活塞、5-固定件、6-吊杆活塞支撑弹簧、7-集装箱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元三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元三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7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易碎品的塑料夹板
- 下一篇:一种除臭垃圾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