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aPDR2基因启动子及其功能验证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5771.0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克轩;何倩;刘萌;石璞;付雪晴;郝小龙;黎凌;孙小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4;C12Q1/6897;A01H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apdr2 基因 启动子 及其 功能 验证 方法 应用 | ||
1.一种AaPDR2基因启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的DNA序列包括以下顺式作用元件:ABRE、Box I、CAAT-box、CCAAT-box、CGTCA-motif、G-Box、G-box、GA-motif和TATA-box,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aPDR2基因启动子的功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培养青蒿无菌苗;
步骤二、提取所述步骤一中培养的青蒿无菌苗基因组,以此克隆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
步骤三、分析调控基因在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上面的顺式作用元件,确定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的类型;
步骤四、将克隆到的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通过酶切连接连入pCAMBIA1391z载体中,得到1391Z-proAaPDR2载体;
步骤五、将所述1391Z-proAaPDR2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得到1391Z-proAaPDR2载体的根癌农杆菌工程菌;
步骤六、将所述1391Z-proAaPDR2载体的根癌农杆菌工程菌转化青蒿,得到转基因青蒿植株;
步骤七、PCR检测所述转基因青蒿植株;
步骤八、确定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所引导的GUS报告基因在植株中的表达部位;
其中,所述pCAMBIA1391z载体上带有GUS报告基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aPDR2基因启动子的功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克隆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的具体方法是:以所述青蒿无菌苗基因组为模板,采用两轮巢式PCR方法扩增AaPDR2基因启动子;其中第一轮所用到的引物对为:AaPDR2-PF1:ATGGTATTAGTCTTCGTGGTCAAC和AaPDR2-PR1:TTGGTGTGTTTGTTTTTGCCTATTTATG;第二轮所用到的引物对为:AaPDR2-PF2:ACCCTTCATTATCCTCATCAGCAG和AaPDR2-PR2:CTTTATTCCAGTCAGTTCCATCCATTG。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aPDR2基因启动子的功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采用PstI酶切位点和BamHI酶切位点双酶切连接连入pCAMBIA1391z载体,其中在正向引物中引入PstI酶切位点,反向引物中引入BamHI酶切位点;所述正向引物为:Pro-PDR2-PstI-FP:TGCACTGCAGTTGGTGTGTTTGTTTTTGCCTAT;所述反向引物为:Pro-PDR2-BamHI-RP:CGGGATCCTGTTACAAAAGATCAATTGATC。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aPDR2基因启动子在青蒿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AaPDR2基因启动子在青蒿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能够代替组成型启动子引导外源基因在植物腺毛中表达;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是诱导型启动子。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aPDR2基因启动子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青蒿无菌苗;
(2)提取所述步骤一中培养的青蒿无菌苗基因组,以此克隆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
(3)将克隆到的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和外源基因融合构建表达载体;
(4)将所述表达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得到带有所述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工程菌;
(5)将所述带有所述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工程菌转化青蒿,得到转基因青蒿植株;
(6)PCR检测所述转基因青蒿植株,所述转基因青蒿植株能够在所述AaPDR2基因启动子的引导下在其植物腺毛中表达所述外源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57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