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器的换挡装置及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4040.0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邹朝阳;郭立书;姚文博;罗大国;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郭海彬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车辆 变速器 换挡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器的换挡装置,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器。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换挡拨叉,所述多个第一换挡拨叉能够使相应的车辆档位悬挂或空置;执行件,所述执行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第一换挡拨叉中任意一个第一换挡拨叉启动或停止,所述执行件能够使所述多个第一换挡拨叉中的至少任意两个同时悬挂相应的所述车辆档位。本发明的所述换挡装置通过所述执行件能够使所述多个第一换挡拨叉中的至少任意两个同时悬挂相应的档位,从而将所述AMT变速器改装为适用于电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电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的研发和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器的换挡装置及变速器。
背景技术
根据环境保护要求,中国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为117g/km;根据燃油消耗率要求,中国2020年企业平均乘用车综合油耗限制为5L/km。为了满足以上要求,混合动力车辆成为大势所趋。
目前的混合动力车辆是指依靠电力驱动、油气(汽油、柴油或者天然气)驱动或者电力与油气混合驱动的电混合动力车辆。由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不同于现有的汽车部件,使得混合动力汽车的一部分部件不同于现有汽车的部件,例如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所以混合动力车辆要求变速器至少能够实现P档驻车、停车充电以及起动发动机等功能,因此需要研制新型的变速器以满足电混合动力汽车的上述换挡需要。
然而,现有的大多数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器存在制造成本高、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不能满足制造及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AMT变速器具有低成本、动力传输直接、省油、高效率、结构简单以及工艺性好的优点,适合于节能减排以及大众需要,但是AMT变速器的主要缺点是换挡冲击大,容易造成该变速器使用寿命缩短。而电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方式主要为电驱动与油气驱动相结合的方式。所以,AMT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通过所述电驱动的动力补偿可以使得换挡冲击力达到AT变速器的水平(AT变速器的换挡冲击力远小于普通的AMT变速器的换挡冲击力)。所以,将AMT变速器改装为适用于电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以补充对方的技术缺陷,从而大大提升电混合动力车辆变速器的性能并降低成本。
发明人还发现电混合动力汽车刚刚问世,而现有的换挡装置是一个执行机构只能操纵一个档位,这就使得现有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变速器设计思维还停留在“应当通过挂一个档位以实现混合动力车变速器的功能”的想法中。这样增加了后续变速器执行部件的设计、校验数量、制造成本等后续工序量,使得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制造成本巨大,导致节能环保差,不利于推广应用。本发明的发明人就是在打破技术偏见的前提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器的换挡装置及变速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混合动力车辆变速器的换挡装置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AMT变速器或者MT变速器能够实现混合动力变速器在P档驻车的情况下能够停车充电。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器的换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多个第一换挡拨叉,所述多个第一换挡拨叉能够使相应的车辆档位悬挂或空置;
执行件,所述执行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第一换挡拨叉中任意一个第一换挡拨叉启动或停止,所述执行件能够使所述多个第一换挡拨叉中的至少任意两个同时悬挂相应的所述车辆档位。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换挡拨叉对应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能够与所述执行件匹配设置,所述执行件通过推动所述对接部使相应的所述第一换挡拨叉能够悬挂相应的所述车辆档位,所述对接部能够在所述执行件复位后使所述第一换挡拨叉仍然保持悬挂所述相应的车辆档位,使所述执行件能够推动其他所述第一换挡拨叉以悬挂其他相应的所述车辆档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4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