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体酮的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83541.9 | 申请日: | 2016-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崔立新;熊丽;崔潆文;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丹澳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J7/00 | 分类号: | C07J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442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体酮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素药物的合成,具体涉及一种黄体酮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黄体酮,化学名称:孕甾-4-烯-3,20-二酮,分子式:C21H30O2。是由卵巢 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 响,为维持妊娠所必需。黄体酮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 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
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0821638.6公开了一种制备黄体酮的方法。该方法 以化合物3-(2,2-二甲基-1,3-二氧丙基)-5-烯-17-酮(II)为起始原料,在碱的作用下 与磺酰基甲基异氰化合物(III)发生缩合反应,制得甲酰胺基磺酰基亚甲基化合物 (IV),化合物(IV)经过脱水反应得异氰基磺酰基亚甲基化合物(V),化合物(V)经还 原反应得异氰基磺酰基甲基化合物(VI),化合物(VI)经甲基化反应得异氰基磺酰 基乙基化合物(VII),最后化合物(VII)经水解反应得目标产物黄体酮(I)。
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0715996.9提供了一种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包括步 骤:1)3β-乙醚-3,5-雄甾二烯-17-酮在溶有强碱的溶剂中,缓慢加入2-氯丙酸乙 酯,发生加成、环合反应得3β-乙醚-3,5-雄甾二烯-17,20-环氧-20-甲基-20-羧 酸乙酯;2)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在含有氯化锂的溶剂中,3β-乙醚-3,5- 雄甾二烯-17,20-环氧-20-甲基-20-羧酸乙酯经高温脱羧、水解反应得到黄体酮。
以上黄体酮的制备工艺相对复杂,最终产品纯度不高,产品收得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纯度、高收得率的黄体 酮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孕烯醇酮与甲苯混合,搅拌升温至115~120℃,回流,蒸甲苯脱水;
S2,加入环己酮,继续蒸甲苯脱水至尽,加入异丙醇铝,于112~120℃反 应2h后进行水蒸气冲馏,蒸尽甲苯及环己酮;
S3,加入水进行冷却析晶,离心甩滤,滤饼用环己烷进行打浆处理,抽滤 得黄体酮粗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每一质量份数的孕烯醇 酮加入16~20质量份数的甲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每一质量份数的孕烯醇 酮加入2~3质量份数的环己酮,加入0.2质量份数的异丙醇铝。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每一质量份数的孕烯醇 酮加入6~8质量份数的水,加入1~2质量份数的环己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每一摩尔份数的17α- 羟基黄体酮,对应加入10摩尔份数的乙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4,将黄体酮粗品溶解在 乙醇中,加活性炭,脱色,过滤去除活性炭,滤液经浓缩除去乙醇后冷冻结晶, 经离心甩干,再加入乙醇进行重结晶处理,再经离心、干燥、粉碎得黄体酮精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第一次加入乙醇质量为黄体酮粗品10倍,第 二次加入乙醇质量为黄体酮粗品1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环己烷进行初步打浆处理,去除粗品沃氏氧化后粗品中含有的胶 质物,提高粗品纯度;
(2)经乙醇脱色精制后,不用烘干直接用乙醇进行重结晶处理,重结晶离 心得到的母液直接套用脱色精制过程,此过程虽然增加了重结晶操作,但提高了 精品的纯度和收率,也减少了因脱色精制不合格使用大量乙醇浇洗滤饼造成物料 损失及乙醇的大量耗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黄体酮的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黄体酮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除去水份。
S1,将孕烯醇酮与甲苯混合,搅拌升温至115~120℃,回流,蒸甲苯脱水;
其次,继续除去水份,进行沃氏氧化反应,并除去甲苯及环己酮。
S2,加入环己酮,继续蒸甲苯脱水至尽,加入异丙醇铝,于112~120℃反 应2h后进行水蒸气冲馏,蒸尽甲苯及环己酮;
然后,加水析出,用环己烷进行初步打浆除杂,得黄体酮粗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丹澳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丹澳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3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