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渗透抗老化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83271.1 申请日: 2016-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5733272B 公开(公告)日: 2018-08-07
发明(设计)人: 丁庆军;古力再拉·艾买尔江;张伟;沈凡;王建章;赵明宇;王滔;卢吉;高达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江夏区公路管理局
主分类号: C08L91/00 分类号: C08L91/00;C08L57/02;C08L53/02;C08L61/06;C08L45/00;C08L45/02;C08L93/04;C08K13/02;C08K3/16;C08K5/19;C08K3/34;C08K5/20;C04B26/26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唐万荣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渗透 老化 改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应用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一种高渗透抗老化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它由包含轻质组分、增渗组分、增塑组分、容和组分、抗老化组分、水、SBS组分制备而成,各原料所占质量份数为:轻质组分35‑45份,增渗组分4‑6份,增塑组分20‑25份,容和组分4‑5份,抗老化组分5‑10份,水4‑8份,SBS组分18‑25份。本发明的高渗透抗老化改性剂不仅通过轻质组分的极性化处理改善其对老化沥青的渗透作用,提高再生效果,同时抑制再生沥青在拌合及服役过程中的二次老化,且又提高沥青的粘韧性能。本发明所述的耐老化再生沥青混合料不仅其马歇尔稳定度达到12KN,弯拉应变达2568με,其耐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使高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路面面层结构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老化的沥青路面热再生用改性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用于制备热再生混合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近几十年来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90年代至今大批量的城市道路和城间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得我国公里交通总里程跃居世界第一,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国内早期铺筑的沥青路面陆续进入养护、修补、翻修阶段,据估算,国家“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有超过总里程数41%的沥青道路需要进行翻修,产生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将达到36亿吨,废弃沥青约1.57亿吨左右,若进行堆积或者填埋处理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国内石油、石料的紧缺导致新沥青路面的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而废弃沥青混凝土的再生利用不仅可减弱能源紧张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废弃沥青混凝土堆积或填埋所占用的空间,防止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近几年对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目前采用的冷再生方法虽增加了废弃沥青混合料的利用率,但将废弃沥青混凝土当黑料使用,其中的老化沥青没有得到重新利用,制备的再生路面的力学性能、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差,服役年限短,只能用于低级公路路面或基层,且3-4年后的再次回收成本大大提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热再生技术受到更多相关部门的青睐,一般使用的再生剂是在富含芳香分的石油副产品、植物抽出油、工业、生活废油,可使老化沥青的软化点和针入度等部分性能恢复,但这种再生剂与老化沥青的容和作用不显著,在再生施工拌合过程中,易受到高温的影响挥发,导致再生效果差,同时在路面服役过程中由于环境热氧、紫外光等的作用,使轻质组分发生热降解、氧化反应,加速了再生沥青的老化,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耐久性能。同时,热拌再生使用的废弃沥青掺量高,级配不稳定,不同拌合条件使其混合料拌合级配不同,致使制备的混合料集料实际分布不同,造成混合料性能差异较大,与预期效果相差较大,出现稳定性能不足、耐久性能较差等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对再生剂的制备和混合料的设计等再生过程进行整体控制,以提高再生效果,提高路面路用性能和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渗透抗老化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渗透抗老化改性剂不仅拥有传统再生剂恢复沥青胶体性能的特点,还掺入抗老化组分,抑制混合料在再生过程中由于热氧作用导致的再生沥青的老化,以及路面在服役过程中受紫外、热氧作用的老化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渗透抗老化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它由包含轻质组分、增渗组分、增塑组分、容和组分、抗老化组分、水(去离子水)、SBS组分制备而成,各原料所占质量份数为:轻质组分35-45份,增渗组分4-6份,增塑组分20-25份,容和组分4-5份,抗老化组分5-10份,水(去离子水)4-8份,SBS组分18-25份。

所述轻质组分为减三线油(或称减三线抽出油)、减二线油、橡胶油或芳醛抽出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混合(所述任意比例是指:原料所占质量百分数的下限取值大于0%,上限取值小于100%,以下相同)。

所述增渗组分为溴化钠、氯化钠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增塑组分为C5石油树脂、碳五碳九共聚树脂、酚醛树脂、萜烯酚树脂、古马隆树脂、松香树脂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江夏区公路管理局,未经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江夏区公路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3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