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锥形摩擦副剪应力盲孔贴片式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81260.X | 申请日: | 2016-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孟昭军;赵双元;姜连志;吴向宇;郭超;王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 地址: | 117004 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锥形 摩擦 剪应力 盲孔贴片式 测量方法 | ||
1.一种用于锥形摩擦副剪应力盲孔贴片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分析摩擦元件的工况条件及摩擦副的加载支撑结构的特点,获得摩擦副的几何尺寸,按照所需要测量摩擦面的工艺要求确定摩擦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度要求和同轴度要求;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分析获得的摩擦副的支撑结构特点和摩擦副的几何尺寸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添加摩擦副材料属性,对三维模型进行多方向压力载荷的有限元仿真,获得摩擦副接触表面的应力范围,为剪应力测试盲孔布局和电阻应变片的选择提供依据;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分析的摩擦副支撑结构特点、摩擦副的几何尺寸以及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对偶片上的测量点分布和测点数量N;分析获得的摩擦片的弹性模型和泊松比的要求,结合摩擦副接触表面的尺寸、对偶片的厚度、应变片的尺寸及测量精度要求确定盲孔的直径D和孔深H;
步骤四、按照步骤三获得盲孔尺寸及分布在所需测量区域非接触表面加工盲孔,并且精铣盲孔地面,用来安装电阻应变片,盲孔的底面应略大于应变片的尺寸,盲孔底部粗糙度应小于1.6μm,同轴度小于0.05;
步骤五、根据步骤二的仿真分析初步确定摩擦副接触表面应力的极限范围,并根据此范围确定电阻应变片的主要参数:电阻应变片初始电阻值、测量范围、灵敏度和耐热性,进而根据这些参数确定电阻应变片的型号;
步骤六、通过步骤五确定了电阻应变片的型号,将选好的应变片粘贴于盲孔底部的平面上,通过测量应变片电阻值是否为电阻应变片电阻值来鉴定电阻应变片是否损坏;
步骤七、将安装电阻应变片的对偶片安装到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合,磨合时间不低于15min,磨损工况和步骤一确定的一致;
步骤八、将充分磨合过的摩擦副进行静动态加载,通过桥盒连接应变片,将电流传入应变采集仪,获得盲孔处摩擦表面的各个测点的应力应变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12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口径阀门高温密封试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电气设备接线夹的测温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