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结镇痛药品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9492.1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萧伟;秦建平;潘有智;林夏;李家春;黄文哲;王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武玉琴;刘国伟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结 镇痛 药品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结镇痛药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散结镇痛药品与提取溶剂混合提取,制得供试品溶液;2)将供试品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得到指纹图谱;3)根据所述指纹图谱,标准曲线和散结镇痛药品供试品的质量,得到供试品中14种成分的含量。本发明采用UPLC/Q‑TOF MS方法,采用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使得多种化合物得以有效区分,不仅能对散结镇痛药品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还能同时检测散结镇痛药品中14种不同类别的成分;本发明方法的样品处理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精密度高,准确快速、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并且回收率高,能够作为目前有效的全面控制散结镇痛药品质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结镇痛药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散结镇痛药品是由三七、龙血竭、浙贝母和薏苡仁组成的成方制剂,其功能软坚散结,化瘀定痛,主要用于痰瘀互结兼气滞所致的继发性痛经、月经不调、盆腔包块、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在临床使用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良好的疗效。散结镇痛药品中的主要成分有皂苷类、酚酸类、生物碱类及油脂类等成分,这些成分对散结镇痛药品的药效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药品的质量,保证药物的临床疗效,检测散结镇痛药品相关成分,建立全面评价该药品质量的方法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目前关于散结镇痛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研究、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酚酸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和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但是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这些质量控制手段需要对散结镇痛药品中成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再分别或分类进行测定,从而导致能够一次性同时检测的成分种类单一,并且往往数量较少,不能达到快速且高效地全面评价药品质量的目的;此外,现有检测方法的前处理过程通常比较复杂,耗费试剂和人力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结镇痛药品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采用UPLC/Q-TOF MS(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连用技术)进行正负离子切换,不仅能对散结镇痛药品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还能够一次性同时检测药品中的14种不同类别的主要化合物成分,可作为目前全面控制散结镇痛药品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结镇痛药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散结镇痛药品供试品与提取溶剂混合,进行提取并过滤,取滤液并加入内标溶液,制得供试品溶液;
2)将所述供试品溶液进行液相色谱检测和质谱检测,得到供试品溶液的指纹图谱,其中,所述液相色谱检测中的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和B的体积百分数之和为100%,所述液相色谱检测采用梯度洗脱程序;
3)根据所述供试品溶液的指纹图谱,标准曲线和散结镇痛药品供试品的质量,得到散结镇痛药品供试品中14种成分的含量,其中,所述标准曲线是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以对照品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并以1/X2为加系权数制得。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提取为超声提取、回流提取或涡旋提取;更优选的为回流提取。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回流提取,其提取时间为1~3小时;更优选的,提取时间为2小时。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提取溶剂为醇类溶剂或乙腈类溶剂;更优选的,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所述乙腈类溶剂为醋酸乙腈;最优选的,所述醇类溶剂为70%甲醇(体积比)。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提取溶剂的用量为15~50ml;更优选的,用量为25ml。
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液相色谱检测中的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水或0.1%甲酸水,优选的,所述流动相B为0.1%甲酸水溶液;
优选的,步骤2)所述梯度洗脱程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9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