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损耗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66527.8 申请日: 2016-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5759366B 公开(公告)日: 2017-06-23
发明(设计)人: 孙传生 申请(专利权)人: 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2B6/38 分类号: G02B6/38;B24B27/033;B24B27/00;B24B37/10;B24B37/04;B24B37/30
代理公司: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代理人: 黎健任,经国富
地址: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损耗 光纤 连接器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光纤连接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零损耗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传输量越来越大,对光纤互连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光纤互连性能直接影响网络传输品质。一个常见现象:运营商承诺用户端带宽10Mbps,然而实际网速却仅有5到6Mbps,这代表中间传输环节有大量的传输损耗。

在光纤铺设环节上,光纤互连的光功率损耗(power loss)会造成接收端的误码(bit error),从而增加了传输的延迟(latency),拖累实际网速。从电信机房主干网到用户端,需要多级光纤连接器连接。以目前光纤连接器生产工艺,大部分接入损耗约在0.25到0.5dB,即单次连接的光功率损耗即为5.6%到10.9%。经过多次分支连接,传输光功率损耗越来越大,造成误码、误帧(frame error)现象愈趋严重,進而拉低传输速率,此为我国网路带宽和实际网速存在落差的最根本原因。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光纤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定义三个级别:B级随机互配(random mating)接入损耗平均值≤0.12dB,最大值≤0.25dB;C级平均值≤0.25dB,最大值≤0.5dB;D级平均值≤0.5dB,最大值≤1dB。随着超高速网路逐渐兴起,IEC正着手制定A级标准。国内大部分厂商生产的光纤连接器处于C到D级水平。国外仅有数家技术领先公司如:瑞士Reichle&De-Massari、瑞士Diamond、日本住友等生产的光纤连接器可优于B级水平,插入损耗平均值约在0.07到0.1dB,然而价格十分高昂,产量亦少。

传统的光纤连接器制造工艺存在光纤损伤风险、良率难控制以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且大部分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为0.25到0.5dB,很难有突破。特别在以下几方面,传统工艺存在严重问题:

1.传统工艺在一些关键工序上仍以不合理的工具操作,人为因素决定了产品质量。例如:传统工艺以米勒钳剥除光纤外被,若光纤外被材料较硬,或光缆包覆力较紧,或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采用米勒钳便不易剥除表面外被,而强力剥除会造成光纤损伤。当光通过表面损伤光纤时,光会穿透损伤表面,产生功率损耗。在其它工具使用 上,传统工艺也存在损伤光纤的问题。

2.光纤研磨(polishing)是光纤连接器生产的重要工序。传统研磨工艺是以“8”形状的路径研磨,如图1所示,每个连接器的研磨路径是相互重叠的,研磨产生的粉末会相互影响。因此传统工艺制造的光纤连接器的3D性能(end-face geometry)较差,在角度(APC angle)、偏心量(apex offset)和曲率半径(radius of curvature)上,无法达到较好的一致性。另外在光学端面的光洁度上,均有轻微的划痕、刮伤及其它缺陷。这些都是影响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采用传统研磨工艺无法彻底改善,造成光学性能的瓶颈,难以突破。

3.光纤连接器之于宽带网路,就像螺丝之于工业,看似平凡的零件,要批量做到顶尖品质,却非常困难。传统上,生产光纤连接器很难有效控制质量,主因在于:光纤本身材质是玻璃,需精巧处理,而自动化生产光纤连接器经数十年发展仍存在诸多限制,因此目前仍须仰赖人工,避免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损耗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具有品质一致性好、品质隐患低、生产效率高、光学性能优异、信号传输损耗低、综合性能良好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对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损耗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裁线处理,采用自动裁线机裁取规格长度的光缆。在裁线处理过程中,由于光缆有多种长度规格,为方便区别,采用直观的颜色识别方法:不同长度光缆绑定对应颜色束带。颜色识别法较为直观、可有效检查和追溯生产过程。

步骤S2:前段组装,把光纤连接器的尾套、束环、螺帽、套头座和弹簧预安装在裁线处理得到的光缆上并用束带固定,以防止脱落,然后进行剥外被、拉线、削外被操作。

步骤S3:光纤固化,把完成前段组装的光纤在光纤热剥后进行光纤穿入操作,将光纤穿入插芯内,然后进行烘烤定型固化;

步骤S4:后段组装,把完成光纤固化后的光缆进行束环预装、铆压、内框组装和外框组装得到光纤连接器初产品;

步骤S5:去胶处理,把后段组装完成后的光纤连接器初产品采用自动研磨去胶机, 配有双工位夹头,可实现交替研磨去胶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6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