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放置零件料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1709.6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8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朱益晨;单齐勇;陈铖;童梁;钱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放置 零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的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放置零件料框。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件的装配过程中,尤其是将车门零件放置在预定的料框中时,通常采用的是通过机器人将车门零件放置到料框中,而在机器人放置车门零件的过程中,由于车门零件自身的不规则结构,在放置车门零件到料框中时,车门零件会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度,导致与其他待放入料框的车门零件的摆放位置发生干涉,进而导致其他车门零件无法放入料筐,为了保证下个车门零件能准确的放入到料框中,因此现有技术中,在放置每个车门零件时,需要在车门零件的两侧分别采用机器人对零件的摆放位置进行固定。因此在实际装配操作过程中,需要多个机器人之间的配合工作,使得整个生产线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放置车门零件到料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机器人对车门零件进行固定的自动放置零件料框。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放置零件料框,应用于零件的放置,其中,包括:
框体;
第一定位杆,设置于所述框体上;
第二定位杆,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有预设间隔;
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配合对所述零件的顶部形成支撑;
一对固定杆,平行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底座上;
每个所述固定杆上分别设置有复数个可翻转的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用以对所述零件的底部形成固定支撑,将所述零件限制于所述框体上。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一档杆,所述档杆用以配合限制所述零件向所述框体的两侧移动。
优选的,所述档杆由尼龙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顶部垂直设置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以固定所述第一定位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杆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一对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设置有复数个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为尼龙材质制成,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杆上设置有复数个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为尼龙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上每相邻的所述矩形槽之间的距离相同,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杆上每相邻的所述矩形槽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主体,
转轴,水平地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并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
第一支撑部,垂直的连接于所述主体;
第二支撑部,水平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用以配合所述第一支撑部承托所述零件;
限位部,与所述主体成预定角度地连接于所述主体底部,用以限制所述主体随所述转轴枢转的角度;
弹性元件,连接与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杆之间,用以保持所述主体的位置。
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杆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与对应所述固定装置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伸出所述开口。
优选的,每相邻的所述固定装置之间的间隔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框体上设置的可翻转的固定装置可对放置在框体上的零件进行自动固定,不仅操作简单,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将零件放置于料框中需要额外增添机器人操作不便的缺陷。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放置零件料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自动放置零件料框的实施例的关于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自动放置零件料框的实施例中关于固定装置的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说明书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框体;(11)、第一定位杆;(12)、第二定位杆;(13)、固定杆;(14)、档杆;(15)、固定装置;(16)、固定座;(151)、主体;(152)、转轴;(153)、第一支撑部;(154)、第二支撑部;(155)、限位部;(156)、弹性元件;(131)、外壳;(1311)、开口。
其中A表示固定装置的初始位置;
B表示固定装置固定零件的固定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1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位开关组装机的换位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板片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