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氮快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57908.X | 申请日: | 2016-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竹青;付大友;袁东;张洪;潘传江;卢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钟莹洁 |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氮 快速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氮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检测器和反应器;
所述检测器包括蔽光壳体、光电传感模块、检测器主体和光窗,所述光窗设置在蔽光壳体与检测器主体之间,所述光电传感模块设置在蔽光壳体的内部,所述检测器主体中设置有进气气路和出气气路且未设置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检测器主体中的进气气路和出气气路为同轴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检测器主体的两侧;
所述反应器包括底托和反应床,所述反应床固定在所述底托的上表面上,所述反应器通过底托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检测器主体的底部,并且所述检测器与反应器之间形成有反应腔,所述进气气路和出气气路均与所述反应腔连通;
所述底托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与所述凹槽相同尺寸和形状的反应床固定在所述凹槽中,并且所述底托与反应床之间采用溶解粘结的固定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氮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气路包括进气气路螺纹安装孔和进气通道,所述出气气路包括出气气路螺纹安装孔和出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氮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窗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并且采用密封圈密封,所述反应器与检测器主体之间也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氮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采用黑色ABS材料制成,所述反应床采用聚酯纤维布制成并且中心设有标记点;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1.2mm,所述反应床的厚度为0.5~0.8mm,所述凹槽与反应床均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氮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与反应床之间的溶解粘结固定方式所采用的溶解剂为丙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氮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的下沿与所述底托中凹槽的上沿齐平且高于反应床的上表面0.3~0.8mm。
7.一种二氧化氮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氮快速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反应床放置于反应器底托的上表面的凹槽内并使反应床平放且铺满整个凹槽,将反应床固定在反应器底托上并将所得反应器用去离子水清洗后晾干备用;
步骤2:将检测器主体中的进气气路和出气气路连接好气路接头及气路管路,并在出气气路的后端连接抽气泵;
步骤3:将二氧化氮检测试剂正对着反应床中心的标记点滴在反应床的上表面,再将反应器固定在检测器主体的底部;
步骤4:利用抽气泵将待测气体抽入检测器与反应器之间的反应腔内,待待测气体与反应床中的检测试剂发生化学发光反应后,利用光电传感模块接收化学发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换算得到待测气体中的二氧化氮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氮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采用黑色ABS材料制成且所述反应床采用聚酯纤维布制成,所述底托与反应床之间采用溶解粘结的固定方式且所采用的溶解剂为丙酮,其中,在反应床中心的标记点处滴入丙酮使反应床与底托粘连在一起实现反应床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79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