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体成形箱底五轴镜像铣数控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49461.1 | 申请日: | 2016-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2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杰;任斐;毕庆贞;张伟;毛惠明;李敏明;刘晓;曹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成形 箱底 五轴镜像铣 数控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运载火箭贮箱整体成形箱底五轴镜像铣数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箱底是运载火箭燃料贮箱的关键承力结构,其加工质量对火箭整体性能和可靠性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箱底设计面形为椭圆第I象限曲线段绕短轴的回转面,对应不同型号火箭,其大小(φ2250mm~φ5000mm)、几何尺寸(壁厚0.8mm~2.6mm)及精度要求(壁厚公差±0.1mm~±0.2mm)各异,但都属于大尺寸、薄壁、复杂双曲率曲面类高精度零件。
目前,塑性整体成形工艺(如充液拉深、旋压等),逐步成为箱底成形的重要方法。按设计减重要求,整体成形箱底需加工大面积减轻区域且减轻区壁厚相等。图1所示为现有的化铣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所示为现有的基于“模胎式装夹”的数控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现有化铣方法存在的问题:(1)化学腐蚀极易出现过腐蚀或不均匀腐蚀,导致整体成形箱底出现点蚀坑、壁厚偏薄,零件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或者腐蚀不到位、费重过大;(2)排放大量化学废液,环境污染严重、后续处理成本大。数控加工替代化铣已成为必然趋势。
现有基于“模胎式装夹”的数控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1)箱底减轻区与模胎之间无法“夹紧”,只有“定位”关系,属于不可靠装夹;(2)不可靠装夹下,切削力/热耦合导致零件加工变形,刀具实际切削厚度呈随机变化,剩余壁厚尺寸无法保证(合格率不到10%)、精度严重超差(实际壁厚公差±0.5mm~±1.5mm);(3)需要多次测量厚度并反复补偿,箱底加工一致性差、可靠性低,只能采用极为保守的工艺参数,加工效率极低。
对此,亟需一种更为先进可靠的数控加工方法,实现整体成形箱底等壁厚、变形可控、高精度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整体成形箱底等壁厚变形可控精密数控加工;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整体成形箱底五轴镜像铣数控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整体成形箱底五轴镜像铣数控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零件置于回转工装台面,并定位;
步骤二、刀具沿所述零件外型面切削;随动装置沿零件内型面移动,刀具的轴线、随动装置的轴线与零件的法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步骤三、测厚仪测量当前点厚度,如果和设定的厚度相同,刀具移动到下一点;如果比设定的厚度大,继续切削当前点。
进一步,所述零件为贮箱整体成形箱底,采用回转工装台上的夹紧机构夹紧箱底裙边;调节回转工装台面的位置调整机构,调整已夹紧箱底的整体位置,使得箱底轴线与回转工装台回转轴同轴。
进一步,实现箱底轴线与回转工装台回转轴同轴包括:
步骤1.1、采用非接触式线激光扫描箱底内型面的底部和中部,得到两组环形点云,点云数不小于500万个;
步骤1.2、采用垂直于回转工装台回转轴的横截面截取环形点云,计算环形点云横截面形状的圆心,横截面数量不小于300个;
步骤1.3、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所述圆心所在的直线,调节回转工装台上的位置调整机构,调整已夹紧箱底的整体位置,使得拟合直线与回转工装台回转轴同轴,即整体成形箱底轴线与回转工作台回转轴同轴。
进一步,所述刀具的走刀方式为“Zig-Zag”型或螺旋型。
进一步,所述切削包括粗加工切削和精加工切削,所述粗加工切削设定的厚度为2mm~3mm,进给速度4000mm/min~6000mm/min;转速为5000rpm~8000rpm;精加工切削设定的厚度为0.5mm~0.8mm、进给速度6000mm/min~8000mm/min、转速为8000rpm~10000rpm。
进一步,通过摆动刀具调整刀具轴线;通过摆动随动装置调整随动装置轴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刀具具有直角坐标系下的三个自由度、摆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随动装置具有直角坐标系下的三个自由度和摆动自由度;刀具切削零件时,随动装置同步移动,对零件形成支撑与保护,提高了切削位置的支撑刚度与夹紧效果,进而控制切削变形;随动装置的测厚仪精确测量零件厚度,实时对比测量厚度与设定厚度的差值并反馈,根据反馈的厚度差进行加工,确保零件等厚,提高精度。
随动装置由回转工装台带动转动,随动装置、刀具同轴,且轴线与零件的法线重合,所以可以提高精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基于化铣加工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基于“模胎式装夹”的数控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9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过丝机
- 下一篇:一种在线式自动钻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