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45023.8 | 申请日: | 2016-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1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褚成成;肖冬;那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造未来(北京)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1/00;B25J13/08;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龚洁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机器人,包括骨架装置、外壳以及电气系统,骨架装置用于竖立于承载基座上,其内部具有一用于容纳驾驶员的腔体,且驾驶员的头部位于骨架装置的胸部;外壳外套于骨架装置上;电气系统固定于骨架装置和/或外壳上,其包括传感器、控制器以及输出单元,传感器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运动参数和/或环境的环境信息,控制器根据运动参数和/或环境信息控制输出单元。本发明提供的穿戴机器人,其通过传感器检测驾驶员的运动参数和/或环境的环境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输出,如此穿戴机器人实现了部分功能的自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穿戴机器人也同步得到发展,现有技术中穿戴机器人均包括骨架装置、外壳装置以及电气装置,骨架装置为穿戴机器人的主体承载机构,外壳装置和电气装置均固定于骨架装置上,其中,外壳装置用于装饰或者安装功能辅助机构,电气装置用于驱动机器人的各类功能模块。
相比其它类型的机器人,穿戴机器人由驾驶员进行控制操作,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穿戴机器人缺乏自动进行动作的相关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戴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穿戴机器人缺乏自行运作能力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戴机器人,包括:
骨架装置,其用于竖立于承载基座上,其内部具有一用于容纳驾驶员的腔体,且所述驾驶员的头部位于所述骨架装置的胸部;
外壳,其外套于所述骨架装置上;
电气系统,其固定于所述骨架装置和/或所述外壳上,其包括传感器、控制器以及输出单元,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驾驶员的运动参数和/或环境的环境信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运动参数和/或所述环境信息控制所述输出单元。
上述的穿戴机器人,优选的,所述骨架装置包括:
脚部骨架,其用于竖立于承载基座上;
腿部骨架,其承载于所述脚部骨架上;
上身骨架,其承载于所述腿部骨架上;
所述脚部骨架、腿部骨架以及上身骨架的各关节处均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连接。
上述的穿戴机器人,优选的,所述穿戴机器人为娱乐机器人。
上述的穿戴机器人,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驾驶员的运动参数,所述传感器包括头部运动传感器,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头部驱动机构;
所述运动参数为所述头部运动传感器检测获取的所述驾驶员头部的转动角度;
所述头部驱动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转动角度驱动穿戴机器人的头部进行相应角度的运动;
其中,所述运动参数为转动角度和/或摆动角度。
上述的穿戴机器人,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驾驶员的运动参数,所述传感器包括嘴部运动传感器,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嘴部驱动机构;
所述嘴部运动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驾驶员嘴部的张合角度;
所述嘴部驱动机构用于根据所述张合角度驱动穿戴机器人的嘴部进行相应角度的张合。
上述的穿戴机器人,优选的,所述电气系统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的穿戴机器人,优选的,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声光展示装置。
上述的穿戴机器人,优选的,所述输出单元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穿戴机器人的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造未来(北京)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智造未来(北京)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5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高冗余多自由度柔性机械臂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修车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