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蕲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5100.1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松;黄林杰;罗达龙;黄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蔡国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荧光 定量 pcr 鉴别 蕲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鉴别蕲蛇的方法,具体的说是实时荧光定量 PCR鉴别蕲蛇的方法;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蕲蛇为为蝰科类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具有祛风、通络、止痉 的功效。由于其药用价值较高,导致近年来被大量捕捉,药材资源 不断减少,大量伪品充斥着市场,质量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蕲蛇 药材的鉴别,主要是对其头部、鳞片和骨骼的形态特征进行性状鉴 别,这对实验人员的中药材鉴别经验及蕲蛇药材的完整性要求较 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中药材的分子遗传标记鉴别成为 可能。
一直以来,蕲蛇的传统鉴别方法为形态学鉴别,由于市场上的蕲 蛇特别是经过炮制后的产品,多除去了头、鳞、骨,外观形态上已 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对药材的鉴别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文献上 已经引入了PCR方法来鉴别蕲蛇,对于不能通过性状、显微来鉴别 真伪的,只需要有特定的引物和相关试剂,经过模板DNA提取、 PCR反应和电泳检测3个步骤即可完成鉴别。但是,相比较qPCR 而言,普通PCR法使用的仪器较多,需要PCR仪、电泳仪、凝胶 成像仪或紫外透射仪等,且时间不少于2小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操作简单、时间 短、准确率高,不易造成污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蕲蛇的方 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蕲蛇的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引物稀释放-20℃保存备用;
2)样品前处理取试样中段的肌肉组织剪碎,加入研钵中研成粉 末,称取30mg至2ml灭菌离心管中;
3)模板DNA提取前处理好的样品,提取DNA,置-20℃保存备 用;
4)配置PCR反应液配
每次PCR实验需要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各一个,共制备7管, 按照以上顺序依次加入试剂至干净的离心管中,涡旋振荡混匀后, 放冰盒上待用;将灭菌的PCR八联管固定在PCR管盒上,将冰盒 上的反应液离心后,打开盖子,加至PCR管中,每管18μl;
5)加模板往上述PCR管中加入2μl提取好的DNA,加样顺序 为阴性对照、待检样品、阳性对照,敲打PCR管盒,使反应液与 DNA混匀,并经3000转离心30秒,立即进行PCR反应;
6)荧光定量PCR测试
仪器参数:检测模式为荧光通道,反应总体积为20μl, SYBRGreenI染色,依次选择“预变性”和“二步扩增”,收集荧 光;PCR反应参数:95℃预变4min,然后进行45个循环:95℃变 性30s,63℃复性45s并采集荧光;
7)结果判定
阴性对照需无Cq值,曲线为直线或轻微斜线,无明显指数增长 期;
阳性对照需Cq≤30,曲线有明显指数扩增期;
无Cq值,曲线为直线或轻微斜线,无明显指数增长期,可报告 样品阴性;
2.7.4Cq值≤36,曲线有明显指数扩增期,可直接报告样品阳 性。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蕲蛇的方法,所 述的八联管为0.2ml离心管。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蕲蛇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广州迪 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ePureTissueDNAKi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qPCR只需要一台仪 器,就能完成整个试验流程,实验花费的时间减少一半,操作简 单,样品经过前处理,放入仪器1小时后即可进行分析,无须开盖 转移样本,避免污染,且能每时每刻记录样本的荧光值变化。本研 究对3个蕲蛇正品和2个混伪品的鉴别准确率为100%,且经多次重 复测试,重现性好,说明该方法对鉴别蕲蛇的真伪是可行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蕲蛇阳性品扩增曲线图。
图2是蕲蛇阴性品扩增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 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 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1.材料与仪器
1.1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5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控制防喘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煤气防泄漏阀门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