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9517.7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6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颜为;李岳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为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H01T23/00;A61L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33252 | 代理人: | 陈红珊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离子化 集尘 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静电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是气体除尘方法中的一种,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正极表面放电而沉积。静电除尘是一种普及性的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业技术领域。
目前商业用途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需要给静电集尘装置施加4KV-8KV的高压,不仅对集尘装置内其他部件的绝缘性要求提高,工艺控制比较复杂,容易触电存在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而且,使得传统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故障率较高,静电集尘装置工作中可能会产生较强的放电噪声。另一方面,传统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采用钨丝等材料作为极化电极,会生成大量臭氧,如果该类型空气净化器没有除臭氧装置,释放的臭氧会远远超过国家标准GB/9202-2000中规定的“室内空气臭氧一小时浓度应为0. 05ppm以下”的要求。
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除尘清洁不方便,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具有组装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无臭氧、无放电噪声、集尘效率高、容易清洁等特点,在成本下降40%的情况下,净化能力仍比传统静电集尘装置提高5%-10%以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包括带有箱门的主机箱体,在主机箱体上设置有空气进入的进风口以及净化后的空气排出的出风口,在主机箱体内设置有内衬板、集尘装置、风机、高效过滤器、离子发射板、离子引导板、控制器以及高压包,内衬板设置在主机箱体的内侧壁上,内衬板由若干分内衬板相互拼接组合而成,离子发射板和离子引导板并排间隔地插接在内衬板的内侧壁上且位于靠近进风口处,集尘装置也插接在内衬板的内侧壁上且靠近离子发射板,风机通过风机固定架固定在主机箱体上,风机靠近集尘装置,高效过滤器也插接在内衬板的内侧壁上且靠近出风口;在内衬板内还设置风道,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依次流经离子发射板、离子引导板、集尘装置、风机、高效过滤器后从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集尘装置包括集尘本体以及安装其左右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集尘装置通过安装在其左右侧的电场固定座插接在内衬板的左右内侧壁上,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固定在电场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在左侧板内设置有第一接触弹片,在右侧板内设置有第三接触弹片;集尘本体包括主骨架、集尘组件、负极总线、正极总线、第一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主骨架是中部为空的框架结构,集尘组件设置在主骨架的中部空间内;集尘组件包括若干相互间隔且上下排列的负极片和正极片,负极总线分别与每个负极片的左端部电连接,正极总线分别与每个正极片的右端部电连接,第一导电片同时分别与第一接触弹片和负极总线电连接,第三导电片同时分别与第三接触弹片以及正极总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集尘本体还包括左盖板以及右盖板,在主骨架上分别设置有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在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与主骨架的左右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右接线凹槽,左盖板和右盖板分别设置在左右接线凹槽的顶部且把左右接线凹槽遮蔽住。
进一步地,负极总线和正极总线分别为导电圆棒;在负极片和正极片的一端部分别设置有卡接凹槽,卡接凹槽包括位于上部的导向槽以及位于下部的圆形槽,导向槽的宽度小于负极总线和正极总线的外径,圆形槽的内径大于负极总线和正极总线的外径。
进一步地,负极片和正极片的表面呈弧形。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弹片和第三接触弹片分别设置有安装用的固定孔、连接外部导线的接线端子以及用于电连接的弹性凸片,弹性凸片分别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集尘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负极片和正极片的左卡条、右卡条和若干中间卡条,左卡条、右卡条和若干中间卡条相互间隔设置,且其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主骨架的上下侧壁上;负极片和正极片的两端部分别位于左右接线凹槽内。
进一步地,在左卡条、右卡条、若干中间卡条、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上分别设置有弧形槽孔,弧形槽孔与负极片和正极片的弧形对应用于限制负极片和正极片的位置;在左卡条、右卡条、若干中间卡条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防爬电筋,防爬电筋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弧形槽孔之间,在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的相邻两个弧形槽孔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为,未经颜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9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肥烘干系统
- 下一篇:风冷式干排渣系统和渣井内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