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9517.7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6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颜为;李岳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为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H01T23/00;A61L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33252 | 代理人: | 陈红珊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离子化 集尘 净化 设备 | ||
1.一种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包括带有箱门(1)的主机箱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机箱体(2)上设置有空气进入的进风口(21)以及净化后的空气排出的出风口(22),在所述主机箱体(2)内设置有内衬板(3)、集尘装置(4)、风机(5)、高效过滤器(6)、离子发射板(7)、离子引导板(8)、控制器(9)以及高压包(10),所述内衬板(3)设置在主机箱体(2)的内侧壁(26)上,所述内衬板(3)由若干分内衬板相互拼接组合而成,所述离子发射板(7)和离子引导板(8)并排间隔地插接在内衬板(3)的内侧壁(31)上,所述集尘装置(4)也插接在内衬板(3)的内侧壁(31)上,所述风机(5)通过风机固定架(51)固定在主机箱体(2)上,所述高效过滤器(6)也插接在内衬板(3)的内侧壁(31)上;在所述内衬板(3)内还设置风道,从所述进风口(21)吸入的空气依次流经离子发射板(7)、离子引导板(8)、集尘装置(4)、风机(5)、高效过滤器(6)后从出风口(22)排出;所述分内衬板包括第一内衬板(32)、第二内衬板(33)、第三内衬板(34)以及第四内衬板(35),所述第一内衬板(32)和第二内衬板(33)、第三内衬板(34)以及第四内衬板(35)分别相互左右拼接配合,所述第一内衬板(32)和第三内衬板(34)、第二内衬板(33)和第四内衬板(35)分别相互上下拼接配合;在所述内衬板(3)上设置有配合结构(39)使其能安装在主机箱体内,所述配合结构(39)分别设置在各分内衬板上,所述配合结构(39)包括若干接触条(391)、和/或螺丝安装孔(392)、和/或缺口(393)、和/或零件安装孔(394)、和/或沉槽(395)、和/或螺母安装孔(396);在所述内衬板(3)上设置有拔插结构(30),所述集尘装置(4)、风机(5)、高效过滤器(6)、离子发射板(7)以及离子引导板(8)分别通过拔插结构(30)插接在内衬板(3)内侧壁上,所述拔插结构(30)包括导槽(301)和设置在导槽(301)两侧的滑壁(3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4)包括集尘本体(41)以及安装其左右侧的左侧板(42)和右侧板(43),所述集尘装置(4)通过安装在其左右侧的电场固定座(44)插接在内衬板(3)的左右内侧壁上,所述左侧板(42)和右侧板(43)分别固定在电场固定座(4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板(42)内设置有第一接触弹片(45),在所述右侧板(43)内设置有第三接触弹片(47);所述集尘本体(41)包括主骨架(411)、集尘组件(412)、负极总线(413)、正极总线(414)、第一导电片(417)和第三导电片(419),所述主骨架(411)是中部为空的框架结构,所述集尘组件(412)设置在主骨架(411)的中部空间内;所述集尘组件(412)包括若干相互间隔且上下排列的负极片(424)和正极片(425),所述负极总线(413)分别与每个负极片(424)的左端部电连接,所述正极总线(414)分别与每个正极片(425)的右端部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417)同时分别与第一接触弹片(45)和负极总线(413)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片(419)同时分别与第三接触弹片(47)以及正极总线(414)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本体(41)还包括左盖板(415)以及右盖板(416),在所述主骨架(411)上分别设置有左限位板(420)和右限位板(421),在所述左限位板(420)和右限位板(421)与主骨架(411)的左右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右接线凹槽(422)和(423),所述左盖板(415)和右盖板(416)分别设置在左右接线凹槽(422)和(423)的顶部且把左右接线凹槽(422)和(423)遮蔽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总线(413)和正极总线(414)分别为导电圆棒;在所述负极片(424)和正极片(425)的一端部分别设置有卡接凹槽(429),所述卡接凹槽(429)包括位于上部的导向槽(430)以及位于下部的圆形槽(431),所述导向槽(430)的宽度小于负极总线(413)和正极总线(414)的外径,所述圆形槽(431)的内径大于负极总线(413)和正极总线(414)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为,未经颜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95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肥烘干系统
- 下一篇:风冷式干排渣系统和渣井内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