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于PCB的超高频RFID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8334.3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洪涛;蒋天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腾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pcb 超高频 rfid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于PCB的超高频RFID 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制造信息记录依赖于人工纸质记录,自动化程 度较高的工厂采用条形码记录生产信息。随着产品生产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在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实时的跟踪记录,而目前普遍采 用的条型码技术虽然相比人工纸质记录提高了记录效率,但大量的产品信息依 然需要通过条型码进行后台数据库的连接,不但增加了信息获取的成本同时降 低了效率。显然上述两种信息载体容量低且不能实时更新。且此类标签在应用 中容易被腐蚀和划破,信息不能长久的保存,RFID电子标签很好的解决了上 述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需要在产品上额外黏贴PET基RFID标签或PCB块 状RFID标签,造成了产品的体积大、成本高、集成化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于PCB的超高频RFID天线,该天线直接 集成于电子产品的PCB上,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将RFID芯片直接贴装在PCB 天线连接处,形成一个完整的RFID标签后,在电子产品实行信息追溯时,无 需在产品上额外黏贴PET基RFID标签或PCB块状RFID标签,从而使电子 产品具有体积小、集成化高、成本低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集成于PCB的超高频RFID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电子产品的PCB 上的电子产品电路部分分开布置,所述天线位于所述PCB的边缘,所述天线 关于所述电子产品PCB的中轴线对称,所述天线包括天线阵子和阻抗匹配结 构,所述阻抗匹配结构与标签芯片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天线阵子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 连接结构,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PCB长边的边缘,且与所述PCB的长边相 平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与所述 第一部分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垂直,所述第二部 分的第二端口与连接结构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关于 所述中轴线对称,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关于所述中轴线对称,所述连 接结构关于所述中轴线对称,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部分的一端连 接,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端与连接结构的第二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未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均位于所述PCB的边缘。
可选的,所述阻抗匹配结构包括第一T型阻抗匹配结构和第二T型阻抗 匹配结构,且所述第一T型阻抗匹配结构与第二T型阻抗匹配结构关于所述 电子产品PCB的中轴线对称,所述第一T型阻抗匹配结构与所述第二T型阻 抗匹配结构均是弯折的天线结构。
可选的,所述二部分的第二端口还与所述第一T型阻抗匹配结构的第一端 部,所述三部分的第二端口还与所述第二T型阻抗匹配结构的第一端部,所述 第一T型阻抗匹配结构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T型阻抗匹配结构的第二端部 相对。
可选的,所述标签芯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T型阻抗匹配结构的第二端部连 接,所述标签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T型阻抗匹配结构的第二端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天线为偶极子天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T型阻抗匹配结构包括横边与竖边,所述第二T型阻 抗匹配结构包括横边与竖边,所述横边与竖边的尺寸可调,通过尺寸的调整来 改变所述T型阻抗匹配结构的阻抗,以实现与所述标签芯片的共轭匹配。
可选的,所述天线与所述电子产品电路部分一同形成于电路板制版铜蚀刻 阶段,所述电路板表层覆铜的厚度为13-50μm。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采用耐燃等级为FR-4的材料,介电常数为4.4,损耗 角正切值为0.02。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 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直接集成于电子产品的PCB上,在产品制造过程中, 将RFID芯片直接贴装在PCB天线连接处,形成一个完整的RFID标签后,在 电子产品实行信息追溯时,无需在产品上额外黏贴PET基RFID标签或PCB 块状RFID标签,从而使电子产品具有体积小、集成化高、成本低的优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8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用于芦荟饮料的天然食品杀菌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