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27425.5 | 申请日: | 2016-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欣;刘荣海;杨迎春;许宏伟;周静波;虞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测试装置 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具有侦察、超视距制导、主动攻击、电子战、武器试验靶标等功能,在世界 上受到广泛重视。无人机飞行功能越来越多,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无人机飞行功能的 日益增多,使飞行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出现故障隐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随着无人机 进入工业和农业应用领域,其载荷要求不断提高,机体尺寸不断增大,新飞行器的试飞 和飞控程序飞行调试的风险在不断增大。
现有的无人机测试设备多通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飞行试验的方式进行检测,检测小 型无人机耗电性、动力输出性、稳定性等性能参数,作为无人机性能指标。
然而,通过飞行试验的方式对无人机进行试飞检测,所需空间范围较大,且安全性 较低,当无人机由于意外因素飞出许可范围时,会对无人机及其周围人员财产造成一定 程度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测试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试飞试验所需 空间范围大,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测试装置,包括牵引线、牵引线导引装置、线盘、放线装置和控制器, 其中:
牵引线一端与无人机固定连接;
牵引线另一端穿过牵引线导引装置缠绕于线盘上;
线盘与放线装置转动连接;
放线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放线装置为编码器,编码器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编码器另一端与线盘转 动连接。
优选的,放线装置包括力传感器和驱动装置,其中,力传感器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力传感器另一端与线盘连接;驱动装置与线盘转动连接。
优选的,无人机测试装置还包括电源;牵引线为自承载式输电电缆,自承载式输电 电缆缠绕于线盘后与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牵引线为自承载式数据传输电缆,自承载式数据传输电缆缠绕于线盘后与 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无人机测试装置还包括支撑座,牵引线导引装置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放线 装置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支撑座与地面固定连接。
一种无人机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器获取牵引线的释放长度;
控制器计算牵引线释放长度是否达到最大释放长度;
若牵引线释放长度达到最大释放长度,则放线装置停止放线。
优选的,无人机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器获取牵引线的实时张力参数;
控制器计算实时张力参数与预设张力参数的差值,并将张力参数差值传输至放线装 置;
放线装置根据张力参数差值,通过驱动线盘调整牵引线张力至预设张力。
优选的,控制器获取牵引线的释放长度的方法为:编码器将获取到的线盘的转动角 度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转动角度的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转动角度累加计算 牵引线的释放长度。
优选的,控制器获取牵引线的实时张力参数方法为:力传感器(41)将获取到的牵 引线作用于线盘上的力转换为张力参数电信号,并将张力参数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
优选的,当牵引线释放长度小于或等于最大释放长度时,电源通过自承载式输电电 缆为无人机供电;当牵引线释放长度大于最大释放长度时,电源停止通过自承载式输电 电缆向无人机供电。
优选的,控制器通过自承载式数据传输电缆获取无人机飞行参数;控制器通过自承 载式数据传输电缆调整无人机实时飞行状态。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牵引线、牵 引线导引装置、线盘、放线装置、控制器和支撑座。牵引线一端与无人机固定连接,牵 引线另一端穿过牵引线导引装置缠绕于线盘上,线盘与放线装置转动连接,放线装置与 控制器电连接。无人机测试方法为:控制器获取牵引线的释放长度,控制器计算牵引线 释放长度是否达到最大释放长度,若牵引线释放长度达到最大释放长度,则放线装置停 止放线。本发明可以将无人机牵引线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继而将无人机试飞实验所 需的空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提高无人机试飞实验的安全性,避免无人机由于意外因 素飞出许可范围时,对无人机及其周围人员财产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7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标型袜子全自动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