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搜救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3869.1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0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萍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4C27/54;B64C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搜救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搜救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智能化设备不断的出 现。无人机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
在现有的无人机应用中,无人机被应用于农业灌溉、地质勘探、营救搜救 等场合。无人机在应用于搜救行动时,需要对其飞行制动要求很高,一般采用 的飞行制动都是通过电机进行桨叶旋转,随后控制飞行速度。这种方式虽然能 够实现减速,但是,当需要进行紧急减速时,无人机无法满足其要求;不仅如 此,无人机都是通过自带蓄电池来保证其飞行的持续性,而在充电过程中,需 要对电量和电压进行实时监测,由于目前的充电监测电路结构复杂,从而大大 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无人机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紧急减速效果差其充电监 测电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搜救无人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搜救 无人机,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方的太阳能发电板、驱动机构和设置在主体 下方的支撑架和摄像头,所述主体的下方还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 机构与摄像头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主体两侧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架,所 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主体上,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有两个驱动单元,两个驱 动单元位于支架的上下两侧,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轴 和若干桨叶,各桨叶沿着驱动轴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 轴驱动桨叶旋转;
所述驱动轴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架中设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 控制驱动轴的减速,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控制组件和位于驱动轴内部的制动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动活塞和制动主缸,所述主动活塞与制动主缸传动连接, 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制动鼓、位于制动鼓内部的制动轮缸和位于制动轮缸两侧的 制动单元,所述制动鼓设置在驱动轴的内壁,所述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连通, 所述制动单元包括轮缸活塞、制动蹄和摩擦片,所述制动轮缸通过轮缸活塞与 制动蹄传动连接,所述制动蹄的竖向截面为弧形,所述弧形的半径等于制动鼓 的内径,所述弧形的圆心位于制动鼓的内部,所述摩擦片设置在制动蹄上且位 于制动蹄和制动鼓之间;
所述主体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充 电保护电路,所述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 阻、电容、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 和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三电阻、第一二极 管和第四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 三电阻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 电阻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二极管与第一晶闸管的触发端连接,所 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容与第 二晶闸管的触发端连接,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 阳极连接,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 电极与第一晶闸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晶闸管与发光二 极管的阴极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无人机无线信号接收的可靠性,所述主体上设有信号 接收窗口。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摄像头监测的范围,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竖直向下 设置在主体下方的转向电机和转向轴,所述摄像头固定在转向轴的下端,所述 转向电机通过转向轴与摄像头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摄像头监测的范围,所述摄像头为广角高清摄 像头。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两个制动蹄制动以后自动回复原位,提高制动的可靠 性,所述制动组件中还设有回位弹簧,两个制动蹄通过回位弹簧连接,所述回 位弹簧位于靠近制动轮缸的一侧。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两个制动蹄制动时能够按照设定轨道移动,防止发生 偏移,影响制动效果,所述制动蹄的弧形的长度小于弧形所在圆形的周长的一 半,两个制动蹄对应的一端连接有支承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额定电压为 12V。
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为PNP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萍,未经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38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