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边载效应的公路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3743.4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7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苑红凯;陈志国;张德利;张宝刚;赵亚琴;曾伟;王新岐;李仙;杨辉;魏继合;焦占武;段晓沛;张国梁;孙立强;郎瑞卿;张占领;程海波;葛娟;谢国栋;张立文;赵宁;柏正云;位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08 | 分类号: | E02D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效应 公路 刚性 复合 地基 沉降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刚性桩复合地基,特别涉及一种考虑边载效应的公路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刚性桩复合地基目前已在高速公路软基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刚性桩复合地基在软基加固工程中的主要作用为减小路基沉降,达到高度公路的沉降要求。若桩长较小或桩间距较大,会造成加固后路基沉降较大,达不到设计要求;若桩长较大或桩间距较小,会造成设计的极大浪费。所以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和预测极为重要。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主要由下卧层沉降构成,可运用分层总和法求解,计算的难点为桩底下卧层附加应力的确定,可由外荷载减去侧摩阻力确定。目前侧摩阻力的确定主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计算得出的侧摩阻力Qs,并按照沿复合地基周边均匀分布来进行计算,但侧摩阻力的分布是较为复杂的,目前计算方法不能反映出侧摩阻力的特性,造成工程中计算沉降存在较大误差,于是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贴合实际情况且准确简便的侧摩阻力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宽度较小而桩长较大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上的基础沉降预测的考虑边载效应的公路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边载效应的公路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太沙基深基础承载力公式为基础,引入边载作用概念,根据静力平衡,推导考虑边载效应的侧摩阻力fs,计算公式如下:
fs=k2fs0
式中:为土侧摩阻力发挥系数;fs0为不考虑边载效应的侧摩阻力;为土体内摩擦角;l为桩长;D为桩间距。
(2)根据静力平衡,计算基础底部附加应力p0,计算公式如下:
p0A1=pA1-fsA2
式中:fs为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考虑边载效应的侧摩阻力;p为外载荷;A1为外载荷和附加应力的作用面积;A2为侧摩阻力的作用面积。
(3)计算地基沉降S,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0为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附加应力;Hi为第i分层土的厚度;Esi为第i分层土的压缩模量。
步骤(1)中所述的土侧摩阻力发挥系数k2由结合数值模拟试验,对土体内摩擦角桩长l及桩间距D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而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采用的太沙基深基础理论假定更为贴近实际,考虑了基础周围土体对沉降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高速公路软基加固工程中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与实测沉降误差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基础理论-太沙基深基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太沙基深基础理论考虑了由于地基土的内聚力、土的容重以及覆土压力的影响,用三个作为土体内摩擦角函数的承载力系数表达了极限承载力。太沙基认为当深基础在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在基地平面以下产生连续的滑动面,在形成此滑动面的过程中,由于ad环形区域下的土直接受到基础下的土所给予的侧向挤压,使这块土体有向上移动并驱使环形面积ad以上的土体也产生向上的相对移动,从而在环形面积以上土体的边界de和基墩侧面与土之间分别产生了向下的剪阻力τ和摩阻力fs,如附图1所示。
根据太沙基深基础的理论,边载土体会阻止aa平面向下位移,说明边载对沉降具有抵抗作用,故在计算基础沉降时应考虑边载作用。本发明结合天津软土地区多条高速公路软基加固工程,以太沙基深基础理论为理论依据,推导了考虑了边载效应的侧摩阻力计算方法,从而形成了能够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沉降控制的高速公路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太沙基深基础承载力公式为基础,引入边载作用概念,根据静力平衡,推导考虑边载效应的侧摩阻力fs,计算公式如下:
fs=k2fs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3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