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0264.7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何高松;何高;罗泽渊;何远洪;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远东兄弟钻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钻机 钻杆 机械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包括:旋转底座,连接臂,旋臂油缸,摆臂油缸,机械臂,回转马达,变速箱体,夹紧拧卸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人力物力,节约劳动成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身安全事故,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孔内安全事故,进而减少因孔内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液压钻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
背景技术
在全液压钻机的钻进过程中,正常钻进时的加减钻杆,提下钻具和拧卸钻杆是最费力的工作过程。很多埋钻事故都是因为不愿提下钻到安全孔段而造成,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的全液压钻机加减钻杆是用提引器、卷扬机、钳子、加力杆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过紧的钻杆丝扣需要用大锤敲打损伤丝扣,使钻杆丝扣寿命降低,摆放钻杆时对钻杆丝扣也存在一定的损伤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快速、轻松的加减钻杆的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包括:旋转底座,连接臂,旋臂油缸,摆臂油缸,机械臂,回转马达,变速箱体,夹紧拧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液压钻杆机械手与机架本体上的动力头滑套或滑板相连接,所述动力头滑套或滑板固定在机架本体的给进油缸上,所述动力头滑套或滑板一侧上端连接旋臂油缸缸筒端,下端连接旋转底座,所述旋臂油缸缸筒端相对的缸杆端连接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通过两个销轴分别连接机械臂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另一端与机械臂相连接,所述机械臂中部连接夹紧拧卸装置,尾部连接变速箱体,所述摆臂油缸两端分别与连接臂和变速箱体相连接,所述变速箱体另一端连接夹紧拧卸装置,所述变速箱体上设有回转马达,所述夹紧拧卸装置上设有钳口。
优选地,所述钳口内设有卡瓦座,所述回转马达通过变速箱体传递扭矩到夹紧拧卸装置,驱动卡瓦座动作。
优选地,所述卡瓦座内腔体为抛物线形。
优选地,所述变速箱体与所述夹紧拧卸装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包括辅助油缸驱动系统。
本发明能够代替人工完成起钻(减杆)过程包括钻杆夹紧拧卸装置定位、钻杆夹紧、钻杆拧松、钻杆摆位、钻杆旋转、钻杆下放、钻杆松开;下钻(加杆)过程包括钻杆夹紧、钻杆上行、钻杆旋转、钻杆摆位(联接定位)、钻杆拧紧、松开卡瓦、机械手回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人力物力,节约劳动成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身安全事故。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孔内安全事故,从而减少因孔内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 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摆位示意图
图2 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旋转示意图
图3 全液压钻机钻杆机械手定位示意图
其中图中:动力头滑套或滑板-1 给进油缸-2 旋转底座-3 连接臂-4 旋臂油缸-5摆臂油缸-6 机械臂-7 回转马达-8 变速箱体-9 夹紧拧卸装置-10 卡瓦座-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远东兄弟钻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远东兄弟钻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0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