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7427.6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唐亚林;许淑娟;李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rna 四链体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硫磺素T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方法及用于检测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试剂盒。所述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方法包括:(1)将待测样品与硫磺素T接触,以便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待测样品被预先确定含有RNA;(2)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荧光光谱分析;以及(3)基于所述荧光光谱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非连续RNA G‑四链体。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检测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硫磺素T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非连续RNAG-四链体的方法及用于检测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RNA G-四链体是由富含鸟嘌呤的RNA序列形成的二级结构,该结构的基本单元为三或四个鸟嘌呤碱基通过Hoogsteen氢键形成的G-tetrad平面结构,在一价阳离子(例如钾离子或钠离子)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多个G平面的堆积,形成独特的平行结构的G-四链体。在人类的转录基因的研究中发现,许多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因(如NRAS、ZIC1、MT3-MMP、NCAM2、BCL-2、TRF2、FGF-2、VEGF等),其转录产物mRNA的5’-UTR可形成大量的RNAG-四链体结构,研究表明这些RNA G-四链体在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近几年研究发现,一些非连续鸟嘌呤也可以形成RNA G-四链体的结构,称为非连续RNAG-四链体。因此,准确有效地检测识别非连续RNA G-四链体结构对于抗肿瘤药物设计以及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检测方法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下列问题和现象的发现而完成的:
现有检测RNA G-四链体的方法都无法检测到非连续RNA G-四链体存在,因此,能够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基因中非连续RNA G-四链体结构的形成常常被忽略。
基于此,发明人提出了利用硫磺素T检测识别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而且操作简便。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硫磺素T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非连续RNA G-四链体。发明人发现,硫磺素T与RNA G-四链体接触时,硫磺素T的某些特性会发生变化,例如荧光光谱的荧光特征峰强度,进而能够通过检测硫磺素T的特征变化,以确定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存在。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硫磺素T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能够有效地检测非连续RNA G-四链体,且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1)将待测样品与硫磺素T接触,以便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待测样品被预先确定含有RNA;(2)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荧光光谱分析;以及(3)基于所述荧光光谱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非连续RNA G-四链体,其中,所述荧光光谱分析结果中硫磺素T荧光特征峰强度与预定参数相比高50~500倍是所述待测样品中含有非连续RNA G-四链体的指示,所述预定参数是利用硫磺素T进行空白对照试验确定的,所述硫磺素T荧光特征峰位置在480nm~512nm。发明人发现,硫磺素T与待测样品接触,能够使得硫磺素T荧光特征峰强度发生显著改变,进而能够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非连续RNA G-四链体。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非连续RNAG-四链体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非连续RNA G-四链体,且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7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