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拉丝车间烘干炉的AGV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6586.4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2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潘登;行永祥;胡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物流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0 | 分类号: | G05D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姜燕;王卫忠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拉丝 车间 烘干 agv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拉丝车间烘干炉的AGV系统,所述AGV系统包括AGV装置、炉前传输装置和导向装置,AGV装置包括多台AGV小车、装载于每一AGV小车的车载控制装置以及连接于各车载控制装置的AGV调度管理装置;炉前传输装置包括设于烘干炉入口的用于将纱架车传输至烘干炉内的传输组件以及用于控制传输组件的传输控制装置,传输控制装置与AGV调度管理装置交互,以使AGV小车对纱架车的操作完成后再由传输组件将纱架车传输至烘干炉内;导向装置用于自AGV小车将纱架车搬运到位后开始,至纱架车进入烘干炉中的纱架车的移动导向。本发明实现了拉丝车间内纱架车进入烘干炉的无人化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GV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拉丝车间烘干炉AGV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企业生产车间内的物料搬运是使用人工或固定输送设备来实现。使用人工搬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强度大,出错率高,管理困难,且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如使用行驶轨道固定或行驶线路固定的固定设备,对于复杂的工况,则会存在系统柔性差,系统可扩展性差,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系统,是指由多个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导引设备的小车所组成的自动导引运输系统,AGV小车能够沿设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然而,对于拉丝车间的实际情况,车间内纱架车与烘干炉系统的对接接口不仅需要考虑AGV小车与各个接口的物理尺寸的匹配,还要确保纱架车在接口点的定位,并且要保证纱架车的摆放方向的一致性,使空纱架车便于烘干炉前的传输系统的勾取。现有的AGV系统并不能满足如此复杂的作业需求,不能对应不同的对接设备和接口,以及保证一定的扩展性。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拉丝车间烘干炉的AGV系统,实现拉丝车间内纱架车进入烘干炉的无人化搬运,提高生产效率。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拉丝车间烘干炉的AGV系统,实现拉丝车间内纱架车进入烘干炉的无人化搬运,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拉丝车间烘干炉的AGV系统,所述AGV系统包括AGV装置、炉前传输装置和导向装置,所述AGV装置包括多台AGV小车、装载于每一所述AGV小车的车载控制装置以及连接于各所述车载控制装置的AGV调度管理装置;所述炉前传输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烘干炉入口的用于将纱架车传输至所述烘干炉内的传输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传输组件的传输控制装置,所述传输控制装置与所述AGV调度管理装置交互,以使所述AGV小车对所述纱架车的操作完成后再由所述传输组件将所述纱架车传输至所述烘干炉内;所述导向装置,用于自所述AGV小车将所述纱架车搬运到位后开始,至所述纱架车进入所述烘干炉中的所述纱架车的移动导向。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用于拉丝车间烘干炉的AGV系统,实现拉丝车间内纱架车进入烘干炉的无人化搬运,满足了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对于拉丝车间的实际情况,本发明的AGV系统,有效的实现了车间内纱架车与烘干炉系统的对接,通过导向装置保证纱架车的摆放方向的一致性,使纱架车便于烘干炉的炉前传输系统的勾取。满足了玻璃纤维制造车间的复杂作业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物流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物流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6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基于位姿链模型的SLAM后端轨迹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