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组合物及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6303.6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香;李冬梅;王瑞刚;郑德松;李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19/00;A61P9/00;A61K33/26;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田阳;李蕊 |
地址: | 063009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组合 椎动脉 颈椎病 治疗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天麻10‑80份,川芎10‑50份,菊花10‑80份,柴胡10‑50份,磁石10‑60份,赭石10‑60份,薄荷10‑30份,细辛5‑20份,冰片10‑40份,藁本10‑50份,白芍10‑50份,羌活10‑50份,白芷10‑30份,可被制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本发明药物具有散寒疏风、活血化瘀等作用,能够有效解除或缓解椎动脉痉挛,增加血管壁弹性,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消除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而影响脊髓、脊神经根、交感神经和椎支脉等结构,使椎间盘变性,髓核破裂突出及椎体后缘骨刺形成刺激,压迫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等组织,产生水肿粘连、韧带肥厚变性、钙化等病理改变,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祖国医学的“骨痹”、“颈筋急”等范畴。从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来看,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经脉受损、外邪侵入等,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由于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且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和创伤性,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且手术费用较高。故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
现代医学常采取口服抗动脉硬化药,血管扩张药物,应用颈围固定、牵引等非手术疗法治疗本病,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疗法对疾病的治疗不全面,远期效果不佳,复发率较高等。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副作用小,易于被大多数患者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该药物具有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成分简单、疗效突出等优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药物)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天麻10-80份,川芎10-50份,菊花10-80份,柴胡10-50份,磁石10-60份,赭石10-60份,薄荷10-30份,细辛5-20份,冰片10-40份,藁本10-50份,白芍10-50份,羌活10-50份,白芷10-30份。
其中,各个组份的质量份优选如下:
(1)天麻10-30份,川芎10-20份,菊花10-30份,柴胡10-15份,磁石10-20份,赭石10-20份,薄荷10-15份,细辛5-10份,冰片10-20份,藁本10-20份,白芍10-20份,羌活10-20份,白芷10-15份;
(2)天麻30-50份,川芎20-30份,菊花30-50份,柴胡15-25份,磁石20-35份,赭石20-30份,薄荷15-20份,细辛10-15份,冰片20-30份,藁本20-30份,白芍20-30份,羌活20-30份,白芷15-20份;
(3)天麻50-70份,川芎30-40份,菊花50-70份,柴胡25-35份,磁石35-45份,赭石30-40份,薄荷20-25份,细辛15-18份,冰片30-35份,藁本30-40份,白芍30-40份,羌活30-40份,白芷20-25份;
(4)天麻70-80份,川芎40-50份,菊花70-80份,柴胡35-50份,磁石45-60份,赭石40-60份,薄荷25-30份,细辛18-20份,冰片35-40份,藁本40-50份,白芍40-50份,羌活40-50份,白芷25-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6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