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虫脆香瓜蒌子及其炒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7232.3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8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立显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虫 香瓜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虫脆香瓜蒌子及其炒制方法。
背景技术
瓜蒌子是瓜蒌的成熟种子,是传统的中药材。《本草纲目》记载,现代医学论证:瓜蒌子含有钙,镁,锌,铜,钠,锰,硼,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对癌细胞有控制作用,有滋补美容,健胃润肺,润肠通便,利压宽胸,养心安神等神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瓜蒌子已成为馈赠亲朋和旅游,休闲,茶余饭后的席前珍品,销售量逐年增大,目前上海,广州,合肥等十几个大、中城市销售量十分看好。目前市场上的瓜蒌子炒制品种类数不胜数,但普遍存在着易磕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品质差异大的问题,且受增味添加剂的影响,较易吸引蚊蝇等虫类的叮食,增加了病菌传播的几率,给食用者带来潜在的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虫脆香瓜蒌子及其炒制方法,制得的瓜蒌子不仅具有质量品质稳定、易磕的特点,又能避免蚊蝇等虫类的叮食,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虫脆香瓜蒌子,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650~700份瓜蒌子、3~4份茶叶、2~4份荆芥、3~5份八角、2~3份百部、1~2份远志、3~6份甘草、1~2份当归、1~3份茯苓、2~4份白鲜皮、2~4份苦楝叶、3~5份古羊藤、2~4份耳草、5~8份香根草、3~5份香叶天竹葵、1~3份七里香、5~7份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20~35份食盐、2~5份甜蜜素、3~5份柠檬酸、1~2份枸杞多糖、1~3份猪苓多糖、2~4份电解多维。
一种防虫脆香瓜蒌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去除瓜蒌子原料中大、小粒,虫蛀粒、霉变粒、瘪籽粒、破碎粒和杂质,称取650~700份瓜蒌子备用;
(2)原料去膜:将处理好的瓜蒌子放在浓度为0.1~0.2mol/L的小苏打溶液中,加热至25~30℃,不断搅拌15~20min,至95%以上的瓜蒌子表面无黏液为止,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3)原料蒸煮:将650~700份瓜蒌子、5~7份添加剂共同放入1000~1100份清水中,加热熬煮60~100min,熬煮的温度保持在90~100℃;
(4)低温处理:将蒸煮后的瓜蒌子取出,放入温度为75~85℃的条件下烘干至水含量为20~30%后,再将其放入密封玻璃器皿中,置于温度为2~4℃的冰箱内冷冻3~5h;
(5)炒液制备:将3~4份茶叶、2~4份荆芥、3~5份八角、2~3份百部、1~2份远志、3~6份甘草、1~2份当归、1~3份茯苓、2~4份白鲜皮、2~4份苦楝叶、3~5份古羊藤、2~4份耳草、5~8份香根草、3~5份香叶天竹葵、1~3份七里香放入其总质量3~5倍的清水中,加热沸煮1~1.5h,然后过滤得煎煮液,再将煎煮液蒸馏浓缩至原体积的20%~25%,即得炒液;
(6)原料炒制:将炒锅的温度加热保持在100~110℃,然后将步骤(4)处理好的低温瓜蒌子取出,立即送入炒锅中,翻炒5~10min后,再将步骤(5)制得的炒液均匀铺洒在瓜蒌子上,然后再持续翻炒40~50min,炒制至九成干时将瓜蒌子取出自然晾干即可。
所述茶叶为绿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中草药提取成分对瓜蒌子进行炒制,提高了其滋补美容、健胃润肺、润肠通便、利压宽胸、养心安神等功效,又赋予了其清热降火、补阴除虚热、生津止渴等功效;添加的香根草、香叶天竹葵和七里香不仅可以增强瓜蒌子的风味以及食用效果,又能降低蚊蝇等虫类的叮食率,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
(2)将瓜蒌子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将其放入炒锅中炒制,利用温差的刺激,改善了瓜蒌子外壳组织的关联性,可大大提升瓜蒌子的易磕程度,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本发明制得的瓜蒌子具有营养齐全、入味均匀、品质稳定、清香易磕的特点,又能大大降低蚊蝇等虫类的叮食率,提高了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此外,本瓜蒌子具有较好的健胃润肺、美容养颜等功效,且长期食用也不易上火,其制备方法简单合理,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立显,未经杨立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7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面专用羊角辣椒面
- 下一篇:冰糖涂层坚果仁制配方法